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0月26日,这一话题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原因是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其记忆中早年在中学学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原文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里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还是‘斯人’”迅速引起网友热议,据媒体相关调查显示,17万人认为记忆中所学为“斯人也”。
“斯人”与“是人”有何区别?如今初中语文老师如何教学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字释义?对此,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采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郭浩瑜,以及中学语文教师,为大家解答疑问。
“斯人”还是“是人”引发网友热议
媒体相关调查
统编版教材选用权威版本,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出自初中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有网友表示,自己在搜索古籍影印版的孟子著作以及解读《孟子》的著作时,包括《四库全书》《孟子注疏》等,所能搜集到的都为“是人也”,而没有看到过“斯人也”。
据上游新闻报道,10月26日,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于9月7日在其微博中表示,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并未改为“斯人”,本就是“是人”。“课文所选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我还查过宋代朱熹《四书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经注疏(汉代赵岐注),同样是‘是人’,并非‘斯人’。古诗文大都有不同版本,字词有差异并不奇怪,所以要校勘。而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都是权威版本,不可能随意改动。”温儒敏说。
为何大家以前背诵这篇文章时,往往把“是人”读作“斯人”呢?温儒敏教授表示,可能因为在一些名诗名篇中有“斯人”的表述,如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等,人们对“斯人”这个词比较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于是就把孟子那一句读作“斯人”,而认为“是人”是改动后的表述。其实“斯”在古汉语中常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而“是”亦有类似用法。所以孟子那篇若读作“斯人”,也不能算错。
温儒敏教授的微博
中学语文教师:
以教材为准,教授学生“是”字解释规律
广州市南武中学语文科长金老师对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说,目前教学所用的语文教材为部编版(也称“统编版”),由教育部组织编写。部编版教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的原文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翻译为“这样”。
统编版教材中,课文原文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师用书中,“是人也”译文为“这样的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金老师介绍,在文言文中,“是”字大都翻译为“这”“这样”“这些”等指示代词,根据不同的语境所指代的对象会有所不同。此外,“是”字还有作为判断词的用法。
在教学中,语文老师会如何教这段文言文?金老师介绍,在教学中,老师会按照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向学生解释“是”在此作为代词的含义,并让学生掌握“是”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释规律。例如“是日更定矣”和“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的“是”也是指示代词,释义为“这”;《陋室铭》“斯是陋室”中的“是”则为判断词,释义为“是”。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郭浩瑜:
先秦文献中“是人”“斯人”都有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郭浩瑜对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说,中国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自古以来就有“异文”,“是”和“斯”又有一些共同的意义和用法,网友产生这种疑惑是可以理解的。
郭浩瑜说,在先秦传世文献中,诸子散文和《左传》等历史散文里“是人”出现过多次。比如,《左传》里有这样的句子:“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斯人”例句较少,出现在《论语》中。例如,“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其实 ‘是人’和 ‘斯人’的用法、意义一样。可能由于《论语》的影响力比较大,大家容易产生误解,以为‘斯人’更 ‘古老’一些。而且, ‘是’(一般作系词用)和 ‘是人’(后来一般表示所有人、任何人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比较常见,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歧义,读者们可能因此而更愿意接受 ‘斯人’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林霞虹
图/受访者提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