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介绍:教师之声是学科网专门开设的,教师经验投稿分享平台。有经验别藏着,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教师之声期待您的分享!(文末附投稿方式)
温馨提示:全文共3730个字 阅读需约10分钟
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注:文末附【语文篇】一图看懂 | 2022年义教课标新变化)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课程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新版课标基于核心素养要求,更加注重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课堂组织形式,鼓励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更加强调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在新版课标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师进行整合式备课。
一为什么要进行整合式备课
教要成功,备要当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依靠高质量的备课活动。依靠粉笔、课本、教材和习题册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的教学。现代信息化教学,教师的备课似乎更简单了,面对网络备课资源泛滥,有的教师就直接奉行"拿来主义",在多个课件之间进行粘贴、拼凑,备课工作就变成了"手工"组装活动。
整合式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要求。备课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它不仅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更能看出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备课除了对学情和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和书写教案才能够保证高质量的课堂。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审美创造。这些要求的实现,无疑都指向了教师的整合式备课。教师也只有进行整合式备课,才能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整合式备课是教师提升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长期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教师如果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中下足功夫,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善于创造。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怎么实施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整合式备课是一个有力的抓手,教师围绕着日常教学工作,进行中心化的学习和阅读。在整合式备课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整合式备课是职业幸福的要求。当我们投入到高质量整合式备课中,日常教学也不再是单调、枯燥的工作。从学生的成长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鲜活而可爱的生命个体;从知识的发展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信息化时代;从个人的发展来说,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长期持久的终身事业。
新课标要求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传授知识。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具备学科专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健全心理。在整合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知识,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进而得到职业上的幸福感。
为了适应双减改革、实行高效课堂、践行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研究性教师,教师必须要尽快开展整合式备课。为了向大家介绍整合式备课模式,针对整合式备课中备教材这一环,笔者大致对教材、教材解析、国家智慧平台、相关论文期刊和名师课程进行学习、梳理和总结。
二怎样进行整合式备课
(一)研读教材,裸备为先
裸备是指教师在不借助教参和不查阅资料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进行自主备课。裸备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情,获得真实的备课初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不同文体的教学经验和模式,熟悉不同文体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
在裸备的过程中,我每一次阅读以前,不查看任何评论,不搜索任何与之相关的资料。静下心来努力深入到文本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中去理解、去发现。以"学生"的身份去挖掘课文本色价值,之后还要做好"学生--教师"的角色转换,发现课文的训练价值。
这样做的原因是不想被别人的观点和解读限制,带着先入为主的现成经验去教学。在备《自相矛盾》一课时,我就注意到了文中的"鬻"、"或"、"夫"等字,之也句式和七个"之"字不同含义,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文章构思精巧和强大的思辨能力。
(二)解读教辅,明晰主旨
教师认真解读教辅,有利于教师明晰教学主旨。这里所说的教辅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它更像教材的"使用说明书"。教师通过学习教辅,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单元设计,帮助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针对每一课,《教师教学用书》也会有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优秀教学教案设计学习。
以《自相矛盾》为例,它属于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编排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