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得而见之矣意思,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其的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4 13:27:38

吾不得而见之矣意思,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其的意思(1)

【原文分析】:

本章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要大家知道不战而胜的无敌之道;二是无敌之道不是凭空而来的,应向圣人学习常善救人和常善救物,树立神威让人臣服;三是要重视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无敌之道关键在于自己的本事和智慧。

【现实意义】: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何谓圣人?我们常称孔子为圣人,而孔子自己说(《论语·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意思是,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这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圣人很少,难得出现,难以见到;二是圣人不是君子,但比君子道德操守高尚得多;三是君子也是不多的,能碰到就不错了。

那么,圣人的标准是什么?老子推崇的圣人是有智慧、有道德、有功绩的人,上古尧舜等贤君是也。圣(聖),从耳,呈声。繁体字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既善于用耳听取别人的意见,又会用口说教解释。本义是通达事理。圣人的基本特征不仅通达事理而且是智慧过人。圣人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智慧眼光和高尚品德,有惩恶扬善的道德力量。圣人的第三个特点是不同于一般的仁人志士和善良君子,不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有伟大的功绩,能给人民带来社会稳定和实际利益,内外无患,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地幸福生活。

圣人如何救人、救物呢?圣人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所以,像尧舜这样的圣人总是善于救护人,做到人尽其才,就没有被抛弃的人。何谓人才?首先是人尽其才。古代的姜子牙是不是人才?肯定是。但他做生意做一桩亏一桩,连一般人都不如;当他做军师时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得心应手了。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古代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贤纳士,收做门客。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时常救护人。所以,当他遇到大难时,鸡鸣狗盗之人却救了他。“救人”也即用人。

圣人不但“常善救人”还“常善救物”。“救物”就是做到物尽其用,没有被废弃的物品。国家提倡垃圾分类,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就是物尽其用的最好体现。早年农村有句俗话:“心痛五谷不会饿”,也就是说爱护粮食就不会挨饿。水的循环利用也可以说是救物:淘米水可以洗菜,洗菜后可以冲厕所,粪水可以浇地。洗衣水、洗澡水、洗脸水都可以重复利用。“救物”也即用物。

圣人善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谓袭明”。“袭明”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承袭贤明的处事方法。中华民族传说中的老祖宗,也有很多贤明君主,如伏羲、神农、黄帝等。袭,作动词沿袭、承袭、世袭,继承之意。明,作形容词圣明、英明、贤明,睿智之意。“袭明”就是承袭贤明,就是继承圣贤明君的为人处事。

袭明的核心精神是善于用人,让人去到最适合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物尽其用,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圣人睿智的处事方法才能有神威,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老子又提出了“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附: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新译】:

善于行走而不留痕迹;善于言辞会滴水不漏;善于算计却不用筹码;善于关闭不用门栓也无人打开;善于打结不用绳索捆绑也无人能解开。

因此,圣人总是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就没有被抛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就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承袭贤明的处事方法。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是善人的借鉴。不敬重老师,不懂得借鉴,那么,再聪明也是糊涂人。这是“道”一个至关重要的奥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