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他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恩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在画坛上没有人不知道徐悲鸿先生的,他以画马饮誉中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没有成名之前的徐悲鸿曾经饥寒交迫,穷困潦倒,少年丧父,求学无门,工作无望,一度流落上海滩。……可是,他"穷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越挫越勇,咬定目标不放松,终于成为一代艺术巨匠。
他的夫人廖静文女士所著的《徐悲鸿的一生》中有着翔实的记载,我每一次展读,都会被他的励志精神感动得热血沸腾……徐悲鸿先生原名徐寿康,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妃亭桥镇。"悲鸿"是他的笔名。由于家庭穷困,少年徐悲鸿经常受他人的冷眼。
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衣,而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褂。为此他遭到了别人的奚落,从此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朗,并发愤绘画。
他的绘画得益于家庭的熏陶。父亲徐达章是一名民间画师,在当地很有名气。耕作之余,父亲在镇上以课徒和需字卖画补贴家用。因家境贫寒,幼年的徐悲鸿也跟着父亲参加劳动。幼小的悲鸿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时(1908年),家乡发生水灾,庄稼悉遭吞噬。万般无奈之下,他随父亲外出谋生,也培养了他对书画的热爱之情。后来,达章公染上了重病,全身浮肿,极度衰弱,父子俩才不得不返回家乡。
17岁以后,徐悲鸿独自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他曾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老师。这三个学校的距离有五十华里,在舟楫如梭的江南水乡,坐船既方便又便宜,但是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节省钱给父亲治病,他全靠徒步往返。19岁那年,父亲病逝,徐悲鸿过早地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