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阕: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斜:倾斜,动词。
2、月西斜:指的是月到中天之后,往西边倾斜下去。
3、江水流春去欲尽:这句应该拆分成: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水不停地流逝着,春天也跟着不停地流逝着,马上就要走到尽头了。
4、江潭落月复西斜:长江旁边的水潭中的月影,月到中天,然后又一次地落下去了。
第十七阕: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1、斜月:西斜的明月。此处的“斜”是用作了形容词。
2、沉:降落、坠落,动词。
3、沉沉:动词叠用,用作形容词性,下沉的、降落的。这是古汉语诗词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词性转换方式。
4、碣(jié)石:碣石山,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在此赋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
6、碣石潇湘:这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非常艰难。
7、无限路:这是在描述两人相距之远。
8、西斜的明月沉沉地降落了下去,逐渐藏于海雾之中,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如同碣石和潇湘一样相距遥远,中间有一段走不完的路途。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1)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2)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3)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其实,这三个地点应该都不对。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明言“春江潮水连海平”,说明张若虚看到的是长江和大海交汇处的情景,而且,此处的“海雾”也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第十八阕: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中匆匆而过的木船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正在乘着月色往家赶,不断降落的明月摇动了我内心的思乡之情,月光伴着我的思乡情洒满了江边的树丛。
唐朝的诗人很多,留下来的诗也很多,但是,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另一首为《代答闺梦还》,平常无奇。但是,张若虚凭这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称为孤篇压全唐,这首诗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其实,如果从文学评论的角度来分析,整首诗解读下来,如果用一句话来评判的话,那就是“平淡无奇”。这首诗的语言组织能力其实一般,并没有太绝美的句子,也没有太丰富的感情。只不过感情比较真挚,然后通过大篇幅的描述,营造出了一个比较美的意境,而这个比较美的意境,其中还有发明了“春江花月夜”的南朝陈后主的功劳,因为“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本身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卷,当张若虚刚好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置身于长江之畔,百花盛开,明月高悬,然后,他刚好又有着浓烈的思念佳人的情绪,内心极其思念家中的那位佳人,所以,写出来这样一首诗。
历史中关于张若虚的记载很少,仅知他是扬州人,曾当过兖州兵曹这样的小官,神龙(武周皇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705年正月—707年九月)年间,张若虚与贺知章、邢巨、包融这几个吴越之士,名扬上京,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如果说这首诗是张若虚在扬州的长江之畔书写的,那么,诗中的他所思念的那位佳人可能就位于兖州了。
张若虚虽在当时有些名气,但没有留下诗文集子,在唐人选唐诗的选本中,也没有选他的诗,《春江花月夜》一诗,被选入宋郭茂倩(1041年-1099年)编的《乐府诗集》,才得以流传下来。这首诗后世名气很大,其实只不过是被人为地过于吹捧了,这首诗本诗并没有太出色和优秀的地方,诗里杂七杂八地谈了很多东西,只不过前面五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非常美的“春江花月夜”,然后,后面三句又触及了一个比较高深的人生和历史话题,再往后就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