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惨遭美国轰炸。
在此次事故中,3名中国记者当场牺牲,十几人受伤。
事情传到国内,全国人民群情激愤,不少人走上街头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
就在这个档口,一位已经85岁高龄的老将军愤慨地表示:
虽然我老了,但我还能上前线,只要国家需要,我一样能上战场打仗!
这位老将军就是戎马半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陈锡联上将。
陈锡联
为什么陈锡联将军不顾高龄,也想要再上战场,为国效命呢?
事实上,这和他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
红军中的“小钢炮”作为新中国开国上将之一,陈锡联在战场上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然而最开始,他只是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放牛娃。
1915年,陈锡联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
幼年时,他的父亲在干活时不幸身亡,留下孤儿寡母几个人艰难度日。
陈锡联很小就被送到地主家放牛。
因为地主苛刻,时常打骂他。
再加上吃不饱饭,陈锡联经常逃跑。
可是母亲没有办法养活他,只好将他又送往别的地主家继续放牛,混口饭吃。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的发生,才有了转机。
这次在我党领导下的农民起义运动,引起全国轰动。
而饱受地主阶级摧残的陈锡联,也再按捺不住心中的火焰。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年仅13岁的他,趁母亲熟睡后,立马跑到游击队的驻地报名。
当时,他加入的游击队队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开国大将徐海东。
徐海东
就这样,本对打仗习武毫无接触的陈锡联,开始跟着大部队一点一点学习。
1929年,这支队伍正式并入工农红军。
自然,陈锡联也成为了一名小红军。
1930年6月,徐向前指挥红一师攻打平汉路广水以南一个叫杨家寨的据点。
谁料在埋伏时,陈锡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甚至细看还有些微微发抖。
原来,这是他参军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战斗。
而此时他只有15岁,还是个半大小子。
好在陈锡联的班长孙玉清,及时察觉到他的恐惧。
于是,他悄悄走到其身边,拍着肩膀鼓励说:“小陈,不要害怕!跟在我身后,学着我的样子往前冲。”
闻言,陈锡联握紧拳头,眼神坚定地看着班长,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