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是指什么,庭和廷的区别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5 12:09:33

中国人一般都好奇不已,为何日本人的姓氏中有如此多的“井上”“山下”“田中”等地点方位词?为何还有“猪口”“犬养”“鬼头”之类看似不雅的姓氏?日本人的姓氏究竟是怎么来的?

大庭是指什么,庭和廷的区别是什么(1)

01/

古代日本平民百姓都没有姓氏

在古代,日本的“氏”、“姓”和“苗字”是权势的象征,是贵族和武士的特权,平民百姓都没有姓而只有名。

在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的日本列岛,人们只有名字而还没有姓氏,同一时期中国处于秦汉时期。中国的姓氏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大量形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公元1世纪左右起,日本列岛的众多部落小国纷纷遣使汉朝献上贡品,请求册封。汉朝以“倭”称呼这些国家,东汉光武帝曾赐予倭国来使“汉委奴国王”印绶。到了曹魏时期,魏明帝赐予日本列岛国家“亲魏倭王”金印。

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中国的东晋时期),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列岛南部各小国。在长期的中国文化熏陶下,大和朝廷已经掌握了汉字,在此基础上在国家治理上开始运用以汉字书写的“氏”,以“氏”区分远近亲疏的不同血缘集团和各种政治职能。每个“氏”都有自己的“氏名”,“氏名”以该氏族在朝廷中的职务或居住或管辖的地方命名。例如,居住出云国就叫做“出云氏”,做祭祀工作的就叫“忌部氏”。

大庭是指什么,庭和廷的区别是什么(2)

(大和国)

伴随着“氏”的出现,大和朝廷又分别赐予贵族们“姓”。“姓”是赐与“氏”的称号,是除了皇亲以外的贵族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用以表示“氏”的地位、门第、职务,相当于爵位,属世袭。

“姓”有约30种,各“姓”之间等级分明。主要的“姓”有“臣”、“连”、“君”、“直”、“相臣”、“伴造”、“百八十部”、“国造”、“県主”、“真人”、“朝臣”、“宿祢”、“忌寸”、“道师”、“稲置”等等。

“大化改新”(646)是日本历史上与明治维新并列的重要改革,在此期间仿效唐制实施了官位制,世袭称号则被废除,因而用以表示家族地位的“姓”已失去意义。贵族社会不再以“姓”而是以官位(右大臣、内大臣等)来辨认身份地位。这一时期,“氏”与“姓”合二为一。

公元9世纪以后,新的称号“苗字”出现。“苗”指苗裔、分支,“苗字”是一个家族从其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原有氏族不断繁衍而分立成若干个家族,这些家族以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私有地名的“假名”(日本人以汉字偏旁创造的文字)名称来相称,这些称呼就叫作“苗字”。

藤原氏是“大化改新”时期的忠臣中臣镰足受赐的姓氏,后来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显赫的贵族姓氏。“藤原氏”的分支居住在不同地方,在近江国的就称为“近藤”,住在伊势、沅江、加贺的就称为“伊藤”、“远藤”、“加藤”。

大庭是指什么,庭和廷的区别是什么(3)

(受赐“藤原氏”的中臣镰足)

由此,日本贵族阶层的姓氏逐渐形成了“氏”、“姓”、“苗字”三者结构,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这一全称中,“藤原”是氏,“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兼实”是名。

后来,新的苗字不断增加,氏、姓、苗字三者逐渐融为一体,统称为“苗字”。当今日语中的“苗字”已经与“姓”没有差别。“姓”来自天皇的赏赐,而“苗字”则并非天皇所赐,而是由家族自身确定,也有一些“苗字”是由主家赏赐。例如战国时期的羽柴秀吉(后来被赐予“丰臣”姓而改称丰臣秀吉),其苗字“羽柴”便来其主公织田信长的赏赐。

平安时代(794-1192),以守护贵族“庄园”为背景,武士阶层应运而生。平安时代末期,称作“公家”的贵族和称作“武家”的武士都以所属或拥有的土地而使用姓氏。

在日本古代的贵族姓氏体系中,天皇是个例外。历代天皇都只有名,而没有姓。因为,天皇被认为是天神的后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而也就不必有人间的姓。就连皇后和天皇的子女也都没有姓,但天皇的女儿出嫁后可以随丈夫的姓。

02/

近代平民百姓突然被强制取了姓氏

1868年,推倒德川幕府而成立的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施“明治维新”。这是在“西方列强袭来”的民族危机逼迫下启动的近代化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近代户籍、税收、兵役等制度。而这些都要以所有人无论贵贱都拥有姓氏为前提。否则,以海量的“太郎”“次郎”“三郎”等全村人都雷同的俗名登记户籍,想要对人口加以区分管理是不可能的。

大庭是指什么,庭和廷的区别是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