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历史上有许多原先的读书人,弃文习武,投身军旅,这个举动被称之为“投笔从戎”。那么这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第一个投笔从戎的又是谁呢?
那要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名将班超,他从军后干出一番大事业,为华夏立下彪炳千秋的功绩。
班超是陕西扶风郡平陵人,东汉初年出生于一个儒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班彪认为司马迁《史记》论述有缺陷,于是作《史记后传》65篇,续补司马迁的《史记》,宣扬儒家的正统史学观点。
班超的哥哥班固,也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他所著《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书,列入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班固
班固还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东汉大将窦宪打垮北匈奴后,在蒙古燕然山勒石记功,铭刻的就是随军出征的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而班超的妹妹班昭则是一位了不起的古代才女,她同样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在班固因为窦宪擅权一案受到牵连,死于狱中后,班昭接手继续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班超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原本也会像他的哥哥和妹妹一样,成为历史上的著名学者。
可是他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的道路。他的志向在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安邦定国,封侯万里。
班彪虽然才学出众,可是一生中也就当到县令。班彪去世后,班家失去生活来源,只好从京城洛阳回到扶风老家。
长子班固坚持继承父业,继续《史记后传》的撰写。就在班固笔耕不辍时,却被人告发“私修国史”,关进了京兆(西安)的监狱,面临*头的危险。
这时,班超救兄心切,他毅然策马赶到京城洛阳,上疏为班固申辩。
汉明帝知道后,召见了班超。了解到班氏父子多年来辛勤修史,宣扬“汉德”的苦心。
汉明帝看到查抄的书稿后,惊异班固的才华和学识,同时也被班超的气概打动。
汉明帝任命班固为掌管和校勘典籍文书的兰台令史,后来又升任校书郎。
班超和母亲也跟着来到洛阳居住,为了解决生计,他经常为官府抄书以贴补家用。
不过他却不甘心就此围着书案,皓首穷经度过一生。
当他听到北方的匈奴不断侵扰边疆,掳掠居民和财物时,十分气愤。
他扔下手中的笔说道:大丈夫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去塞外异域建功立业,求取功名,怎么能在书房里伴随笔墨纸砚过一辈子呢!
当时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有个相面的却称赞他,生就燕子一样的下巴和老虎一样的脖颈,能飞而食肉,是万里封侯的面相。
02
匈奴是公元前3世纪在蒙古高原崛起的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善战,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还在不断南下侵犯中原政权。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将蒙恬曾经率领30万秦军将他们赶了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
但是匈奴就像是草原上觊觎羊群的恶狼一样,始终挥之不去,不能彻底解除这个威胁。
到了西汉初期,匈奴人将河西走廊的月氏往西赶到伊犁河一带。
接着又征服了楼兰、乌孙等20多个西域小国,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区。并且重新占领了河套以南地区。建立起统一强盛的庞大匈奴帝国。
强大起来的匈奴,仍然屡屡进犯西汉边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汉武帝为此发动了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三次战役,将匈奴人赶到大漠之北。
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一路乘胜追*到贝加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