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手迹,图片来源:新京报
正是顾颉刚先生通贯四部的学养,确保了《史记》点校的高质量,又经宋云彬先生重新确定体例,点校本《史记》在当时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代表了《史记》点校和的最高水平。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修订本)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 司马迁 著 / 裴骃 集解 / 司马贞 索隐 / 张守节 正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译者: 点校本《史记》修订组
出版年: 2013-8
新世纪,由于出土文献、海外写本的陆续出现或回归,加之学术研究的持续推进,学界认为很有必要对原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进行修订。在这样的条件下,由著名文献学专家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负责主持《史记》的修订点校工作也就应运而生。
点校修订本《史记》相对于旧标点本具有很大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得到了新的重要材料,为校勘记的改动和补充提供了重要依据;标点方面也有所完善。例如《史记·孝文本纪》“乃命宋昌,张武等六人乘六乘传诣长安”,校勘记就指出据日本东北大学藏古写本《史记》残卷增补出了“六乘”二字,并与《史记·吕太后本纪》《袁盎晁错列传》《汉书·文帝纪》《汉书·袁盎传》相互印证。又如标点,《殷本纪》:“帝乙崩,子辛立。”旧本将“子辛”看作是人名,实际上标点应改作:“帝乙崩,子辛立。”“子”是儿子之义,“辛”才是人名。
点校修订本与旧点校本一个巨大的优势还在于,在点校完成之后,还向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原有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中华书局的精装和平装两个版本的《史记》点校修订本,其实内部有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
《史记会注考证》
史记会注考证
作者: [汉]司马迁撰 / [日]泷川资言考证 / 杨海峥整理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5-4
《史记会注考证》是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著作,也是日本《史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泷川资言,名泷川龟太郎,字资言,号君山,以字行。泷川氏是日本岛根县人,出身士族,是世界知名的汉学家,其《史记会注考证》自出版以后,以资料齐备、网罗鸿富而广受好评。
泷川氏的《考证》是迄今为止搜集资料最为鸿富的《史记》注本,是研究《史记》非常重要的参考书。一般《史记》版本往往只是收录“三家注”,《考证》则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收录了三家注以降中日有关典籍一百二十多种,并相当系统的缀辑、辨析了众家成果,节省了读者翻检群书的巨大辛劳,为读者研读《史记》提供了极为难得的便利条件
泷川氏的著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著名的“三家注”进行了大量的补证。其一是《考证》重视地理的解释,对书中每一地名都尽量注出当时的今名或者今时的方位。比如《五帝本记》:“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考证》云:“涿鹿,今直隶宣化保安州南。”其二是重视文献材料的来源,跟三家做比较,凡能注明出处的都尽量注明出处。比如,在《五帝本纪》“成而聪明”之下,《考证》云:“以下采《五帝德》”。这些对于深入研究《史记》跟以往典籍的关系,很有帮助。并且《考证》还继承了日人对于《史记》文学性重视的传统,对《史记》的艺术性、文学性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评价,如《考证》说:“陈胜曰:‘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之!’三样词气,三样笔法,史公极力描写。”可以说得中国古代评点之神髓。
因此阅读和研究《史记会注考证》,对于史学、历史地理学、文学、文献学、文章学、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上述领域爱好者不应错过的好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过泷川资言、水泽利忠的《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2015年,该社又出版了杨海峥的整理本《史记会注考证》,有专名线,比此前各种影印本便读。
《全注全译史记》
全注全译史记
作者: 司马迁 / 吴树平等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1995
《全注全译史记》是为适应白话文阅读及需求而推出的一个本子。1980年代,由著名学者吴树平牵头,汇集了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华书局等国内十余所科研院校的数十位知名专家,历时十余年将这一巨著译成白话文。不少专家学者都是先秦秦汉史、古文字领域的顶尖学者,如刘起釪、裘锡圭、李零等。
《全注全译史记》对于《史记》中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地注释,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学术成果,并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进行了表述。例如对于“夏”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全注全译本就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态度,文中注释说:
迄今为止,我们对古人盛传的夏代的认识,仍然停留在零星的传说上。目前,我国的考古工作者正在根据古代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带晋南、豫西,寻找揭示夏人社全面貌的遗址、遗物。在未获得足够的实证之前,对夏代的历史尚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
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又如谈及扁鹊时,引用了汉画像石资料:“山东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汉画像石所绘扁鹊,其身半人半鹊,持砭石治疗病人,就是反映的传说时代的神医扁鹊形象。”这对于了解秦汉时代的风俗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在经典普及工作中的贯彻。全注全译本采用了大量的新资料和最新成果,对于学术研究和一般爱好者都是极好的读物。
《史记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