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历来就有。秦统一,实行“书同文”,规定小篆是官方指定文字。由于小篆还是很难写,于是官府经办文书的“徒隶”,为提高效率,就把小篆的圆转笔画变成直线,用点、横、直、撇、捺、钩等笔划构成汉字,删繁就简,创造了隶书,之后又演变出更方便书写的楷书和草书。南北朝时楷书的减笔字已经出现, 到唐宋以后逐渐加多, 大体都是一些常用而笔画又比较多的字。这些简化字在民间流行八九百年,却并无合法地位。各封建王朝把民间的简体字视作“俗体”、“破体”,使其难登大雅之堂。而我们今天的简体字就主要是从历代的隶楷行草的简写“俗体”而来。
民国时期钱玄同公开提倡简化字,新中国成立后着力规范推行这就是后话了。
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
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
其实不只是王羲之《兰亭序集》中有简体字,在汉碑里就出现了不少简体字。比如“网”字,繁体字应为“網”。又如“于”字,繁体字为“於”或“扵”。之所以王羲之《兰亭序集》中出现了简体字,主要是晋代以前就有人用简体字了,他只是沿袭了古人的写法而已。另外,有的简体字也可能是王羲之根据字的意思造出来的。
在当代书法创作中,有一个规定,就是整幅作品要么都是繁体字,那么都是简体字,不能将繁体字和简体字混用在一幅作品中。
另外,还规定了“凡是古人用过的繁体字”,也可以作为“繁体字”用在作品中,但作者必须向评委提供字的出处的原帖。
关于简化字,我们要清楚两个问题:
1、简化字的来历。汉字隶变后,产生隶书。隶书的快捷书写,产生了早期草书章草。章草中很多字的笔划被减损,由此出现简化字。解放后公布的减化字,很多即来源于章草。
2、很多繁体字有其特定的使用环境。比如“里”,作为量词时不能用繁体,作为“里外”时才能用繁体。又如“发”,作“头发”和“发财”时,其繁体不一样,不能混用。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繁体字用错是硬伤,写得再好也会直接取消入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