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母亲得知小勇是自己的孙子,还激动了半天,毕竟是她的亲外孙,身上也留着一样的血,对小勇的爱也是人之本性,所以她要求小云把孩子要回来,说到底老人还是需要这个孩子,需要小勇排解自己的孤独。
可是小云选择“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其实母女二人还是挺相同的,在婚姻上她们都是不幸的,做母亲她们也不幸,这样的一个悲剧是中国式的家庭伦理悲剧,是富于时代意味的,典型的代表。
除了这母女俩,其中还有一位单身母亲,就是小勇的养母。
其实应该算是小勇的亲姑妈,这个角色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还是很立体丰满的,看过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中她在十年前出场过一次,当时是以小勇生父姐姐的身份出场,而十年后她再次出场就变成了一位单身母亲,还是一位和丈夫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的单身母亲。
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电影中每一位女性都是不幸的,尽管有着不好的经历,但她们身上都闪烁着可贵的品质。
看着小云一路走来,确实会让人唏嘘,面对命运,没什么男人可以有所选择,而女人只能默默承受?十年前,小勇的父亲可以选择离开,十年后,小云的情人可以选择离婚或者不离婚,为什么小云总是那个在原地等别人做决定的人?
我想这也是个人的原因,但也有整个社会的原因,而导演的选择是让小云在最后觉醒,毕竟当她知道小勇是自己儿子的时候,她不在迷茫,为了孩子,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这种让女性在最后时刻因为母亲身份而觉醒升华的处理会让人物更加立体。
但是换一种角度,女人只有回归到母亲的身份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救赎和宁静?这到底是一种升华还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呢?
,文原创,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