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相当的有名,可以说是诸葛亮除了出师表最有名的一段了。当中有这么一句:“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刘备取荆州,西川东川后已三分天下,为什么诸葛亮要在当时的情况北伐呢?如果等到天下有变,再北伐,岂不是更好么?
事实上,诸葛亮七次北伐,情况都是“天下有变”,虎臣来带大家解读一下诸葛亮的七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背景:
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曹睿继位。
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正月,麹英起事,*临羌令、西都长,不久被曹魏镇压,旋灭。
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丞相上书刘禅,即《出师表》。
同年,魏新城太守孟达反叛。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马懿迅速平定孟达叛乱。
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正月,诸葛亮北伐。
第二次北伐:
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五月,曹休中周鲂诈降之计,陆逊于石亭大破曹休。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九月,鲜卑首领轲比能围困曹魏名将田豫(刘备的朋友)。
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诸葛亮再度北伐。
紧接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也就是说诸葛亮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发动了三次北伐。不过我倒是认为后面两次北伐只是第一次北伐的余威。
第四次北伐:
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七月,曹真征蜀。
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八月,诸葛亮、李严严阵以待。
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九月,曹真奉诏班师回朝。
同年,诸葛亮命魏延出征,魏延于阳溪击破郭淮、费耀。
同年,合肥新城破土动工。
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病重。
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轲比能响应诸葛亮北伐,对阵魏国名将牵招(也是刘备的朋友)。
第五次北伐:
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九月,曹魏派田豫、王雄讨伐公孙渊,魏军屡攻不克,田豫、王雄遂率军撤退。
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轲比能击败毕轨,后被秦朗击败。
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十二月,孙权兵败合肥新城。
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至八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
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五月至七月,孙权又一次兵败合肥新城。
曹魏有四条战线:雍凉、荆襄、淮南、幽燕。每一次北伐都是建立在曹魏四条战线中的某一条或数条战线出了问题,曹魏不能让主力部队面面俱到的情况。
如果“天下有变”是指曹魏政权出现了足以令其丢失基本盘的变故,那么这种大崩盘的变故是不能等出来的,要靠打出来的。毕竟当时的曹魏可不是西晋,我是不能想象当时的曹魏出现“八王之乱”这种事情的。
至于高平陵政变,你认为诸葛亮能等到那个时候?还有就算诸葛亮长命百岁愿意等,曹魏还不一定答应呢?这是个把司马懿丢到雍凉之地最好的借口,不妨想象一下:曹爽拉着司马懿的手说:“太傅啊,整个魏国就只有你能挡住诸葛大魔头啦,你老人家不是经常忽悠完王凌之后说“吾宁负卿,不负国家”的吗?就辛苦你老人家啦,汝妻子国家养之,勿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