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通过一位诗人众多作品中的诗歌意境,可以发现作者的心境变化,对于研究诗人和时代样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南宋诗人陆游心境的变化,呈现在了一首首诗歌作品中,不同的诗歌意境反映出了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本文将先从古典诗歌整体上分析意境与诗人的关系,再从陆游的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主题的诗歌意境,来探析陆游的心境变化。
一、意境与诗人的关系文学评论家发掘诗歌内涵,总结出了诗论中重要的“意境”概念;诗人经过生活体悟和构思,在作品中创造出了意境;一首首诗歌的意境,又反映出了一个诗人的一生。
先了解意境的发展,意境与诗人产生的奇妙联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诗歌意境中所呈现的心境变化。
1.意境的产生与发展
几千年来,众多诗人的诗歌作品和创作经验,为文学评论家进行文艺评论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他们经过长期总结,才形成了对古典美学中“意境”的准确阐释。
早期对《诗经》、《楚辞》、《汉乐府》等的欣赏,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它是作者自己情绪的体现。《尚书·虞书·舜典》中的“诗言志”,《荀子·儒效篇》中的“诗言是其志也”,也都认为诗歌是作者主观情绪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创作者,写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一时代诗歌呈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局面。南朝梁代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他认为作者在构思文章时,进行了主观精神与客观事物的结合。
到了唐朝,诗歌发展更加繁荣,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对意境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意境”这个词出现在了王昌龄的《诗格》中,他指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文境秘府论》中的“十七势”,第九“感兴势”和第十六“景入理势”,述说了主客观交融对作品产生的重要性。
南宋诗论家严羽提出“兴趣说”,清朝文学家王士禛提出“神韵说”,袁枚提出“性灵说”,他们都是强调主观情绪。真正将“意境”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的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里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强调作品中真景物与真感情的交融。
经过不断发展,文学评论家对意境的认识逐渐抵达实质,意境的产生是主观情绪与客观物境的交融,是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以及三种意境交融方式——借景抒情、移情入景、情景并行。
2. 诗人创造了意境
一首诗的产生,或是才思泉涌,有感而发;或是细细构思,反复雕琢。诗歌意境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神来之笔少之又少,而精心雕琢却能让意境趋于成熟。我们熟知的炼字、炼句和炼意,便是对意境的雕琢。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对诗歌的精心创作。
诗人由物或景,产生了体悟,于是借助它们表达所思,这种“借景抒情”产生了意境。如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借助黄鹤楼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怀乡之情,同时巧妙的虚实结合,使得情景交融,呈现出了深远的意境。
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充斥诗人内心时,情感不可抑制,便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绪融入眼中见到的景物中,这种“移情入景”创作出的诗歌,便产生了独特的意境。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心系家国,将自己的悲情融入花、鸟之中。李白《待酒不至》中的“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山花并没有笑,其实是诗人在笑。
诗人在创作中,除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外,还会根据细致观察和客观认知,来描写自己所见到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等物,客观描述它们的状态,或者将自己的情感和物情进行融合,这就是“情景并行”创造出的意境。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滋润万物的特点。
3. 意境反映了诗人
诗人创造意境时,带入了自己的情感,于是诗歌作品的意境,可以反映出诗人的心理和现实状态。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等代表作品,不仅呈现出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的风格,还为我们展现了富有浪漫主义情怀、豪迈洒脱、崇尚自由、勇往直前的诗人形象。他写了很多关于“月”的诗篇,诸如“举杯邀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山衔好月来”……巧妙塑造“月”这个意象,使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反映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
关于“菊”,自古以来,诗人歌咏无数,但唯独陶渊明的“菊”让人印象深刻,已然成为了诗人的化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久久回味。他写的《桃花源记》,虚实之间,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还有杜甫诗里的惆怅,辛弃疾作品中的家国情怀,陆游咏梅诗中的高洁……这些诗歌意境的出现,呈现出了一个个独特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