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古及今,初解课题意思
师:(课件出示“绝”的甲骨文
)你看到了什么? 大胆地猜!
生:我看到了一串葡萄。
生:我看到了一个绳结。
师:两边是两缕丝线,中间加了个符号。(课件出 示“绝”的金文
)它在变,变成了两组丝线,中间加 了一把刀。来一点小小的提示,这是一个字。
生:琴。 师:再继续看,它还在变(课件出示
)。
生:弦。
师:看一看它这样变(出示“绝”字),你猜到了 吗?猜到的同学请把手高高举起。
师:古人用字的样子告诉了我们,它的本意就是 将丝线切断。断绝关系,不再交往,叫……
生:绝交。
师:断绝人情,不再有情谊叫……
生:绝情。
师:断绝饮食,不再吃饭叫……
生:绝食。
师:那么“绝弦”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再碰琴弦,不再弹琴。
师:刚才我们运用的是“绝”的引申义“断绝”。 那么“绝弦”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生:我觉得“绝弦”的意思应该是把弦给断绝了。
师:今天我们学的小古文,题目就是《伯牙绝弦》。 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他衣着华贵,身份高贵。他不 但是一个操琴高手,而且还是一个作曲能手,当时他 的师傅就说“他是天底下最出色的琴师”,人们尊称他 为“琴仙”。难怪《劝学》当中这样描写,一起读——
生齐读: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伯牙弹琴的时候啊,马儿不吃草了,在干什么啊?
生:马儿在听美妙的琴声。
二、读古思今,扫除朗读障碍
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课件出示竖排 没有标点的文本),它的呈现方式与我们学过的《杨氏之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第一,它是竖着写的。
生:第二,它没有标点。
师:大家知道吗,古人写文章的时候就是这样竖 着写,而且没有标点,所以古人读书的时候,都需要 自己来断句。我们现在读古文,一般都是横着读的, 而且编者为我们加上了标点符号,这样就显得容易多 了。请大家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完一遍拿起笔把 所有的名字画出来,这样会帮助你更快地读通课文。 画完后马上开始读第二遍。(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读完后,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她读得很流畅,把字音读准了,注意了标点 符号处的停顿。但是要读好古文啊,光注意这些还不 够,大家知道吗,长句子里面还有小小的停顿呢。处理好了停顿,我们才能读出节奏来。(课件出示长句子)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哉”“兮”都是语气词,语气词读得稍微轻 一点、短一点,感觉会更有节奏。
生再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不错,后面一句谁来读?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像这样注意了句中的停顿,读起来就更有节奏了 !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还有个很长的句子,有了停顿记号的帮助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子期 / 死,伯牙 / 谓 / 世 / 再无知音,乃 / 破 琴绝弦,终身 / 不复鼓。(生刻意停顿)
师:大家知道吗?小小的停顿是音断气不断,如 果停顿的时候气断了,那么这个句子就没有了生命活 力。你愿意再来试试吗?
生:子期 / 死,伯牙 / 谓 / 世 / 再无知音,乃 / 破 琴绝弦,终身 / 不复鼓。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三、谈古论今,展开质疑阅读
师:这篇课文当中除了写到伯牙,还写到了……
生:钟子期。
师:钟子期是楚国一个打柴的樵夫,他身穿一身布衫,但是他也精通琴艺。他和伯牙的身份,极其悬 殊,可以说一个在地一个在天。可这个故事就是发生 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看一看题目,请你赶快浏览一下 课文,文中的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题目的意思?拿起笔,用曲线画下来。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师:来一点小小的提示,你会说得更好。(课件出示“谓、乃、复”的解释)
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摔破了琴,断绝了弦,终生不再去弹了。
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 就摔破了琴断绝了弦,终生没有弹过琴。
师:读书,就是要读着读着,能够读出自己的疑问来。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联系我们已经了解的信息, 你有疑问吗?
生: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刚刚我们知道,钟子期其实是个樵夫,伯牙却是个大夫,他们两个身份根本 是不一样的。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樵夫死了之后, 伯牙就要摔破琴,断绝弦呢?
师:简单组织一下,把你的问题写在长纸条上。
生:楚国和晋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是在哪里相遇的?
师:这个跟历史知识有关联,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大夫伯牙去楚国修聘(即友好访问),在返回的 途中遇到了钟子期。
生:一个知音死了,伯牙为什么决定终身不复鼓呢?
生:我前面了解到伯牙被称为“琴仙”,他既然是“琴仙”,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摔破呢?
师:是呀!“琴仙”,琴可以说是他的生命,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给摔破?
生:钟子期只是樵夫,“琴仙”伯牙的琴艺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他选择了一个樵夫当知音?
师:你觉得樵夫不应该是他的知音?他们两个成为知音,让你感到有疑问。
生:我觉得他们两个地位那么悬殊,就是遇不到一起的,但是没想到他们最终成为了知音。
师:想一想,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生:为什么只有这么一个知音?
师:写好问题的同学把纸条拿到上面来,贴在黑板上。提出问题,是我们深度学习的第一步。接下来, 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
纸条上的问题如下:(教师边领着学生梳理,边标上了序号) ①子期是砍柴人,伯牙是大夫,为什么砍柴人死 了,伯牙要破琴绝弦? ②身为“琴仙”,以琴为命,伯牙为什么要把琴摔 破呢? ③伯牙和子期地位相差这么大,最后怎么成为了 知音朋友呢? ④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⑤伯牙认识很多贤人,为什么认为再无知音? ⑥一个知音死了,为什么就决定终身不复鼓呢?
师:其实有的问题,我们回过头再去读一读那句话,就能在表面上找到它的答案。带着第 1 个、第 2 个问题,去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因为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所以要把琴摔破,所以要破琴绝弦。再来看第5个、第6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得学完课文后 再来解答,先放在一边。那么现在我们就带着第3个、 第4个问题去默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生:伯牙在弹琴的时候,钟子期每等他弹到一段 的时候,就会来夸赞,说出心里觉得这琴声像什么。 好多天他都陪在伯牙身边,他们一个弹,一个听。
师:是不是好多天,等会儿再说。你的意思就是说,钟子期听懂了伯牙的琴声,他们成为了知音。
生:在注释中可以看到,“善哉”是语气词,表示感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钟子期对伯牙的琴声很赞叹。
师:很欣赏,很赞叹。你说“善哉”是语气词,不够准确,“哉”是语气词,那“善哉”用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
生:“善”是好的意思。
师:那连起来就是?
生:好啊。
生:太好了。
生:真棒。
师:这一篇古文当中,还有两个“善”,这个也是 “好”的意思吗?“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生:我觉得这里是 :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 去听他弹什么。
师:那么这个“善”的意思就是……
生:擅长。
师:原来同样的一个字,在古文当中,它可以有 不一样的意思。那我们再回到原来的句子里,你看看, 钟子期到底在赞叹什么呢?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时候,钟子期赞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好啊,巍峨得像泰山一样。
师:应该说他听到了琴声,然后想到了泰山,那 么怎么表达更清楚呢?
生:好啊,这雄浑的琴声让我想到了泰山。
师:什么样的泰山?
生:拔地而起的泰山。
生:高耸入云的泰山。
师: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下面一句是什么意思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说完以后再来读,可能就更有感觉了。
生:太好了,广大得如同江河。
师:什么东西广大得如同江河?
生:太好了,琴声广大得如同江河。
师:“江河”在古代是特指的,“江”指的是长江, “河”指的是黄河。了解了这个信息后,你又会怎么 说呢?
生:太好了,我听到了琴声,仿佛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是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起读。
生齐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听懂了琴声。难怪钟子期说伯牙是他的知音。有人说古人弹琴,会把自己的情感、心声全部 倾注在琴声上,那你说,伯牙想通过高山表达什么 呢?通过江河表达什么呢?
生:他通过高山想表达自己十分宏大的志向。
生:他通过江河想表达远大的理想。
师:钟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心声。这不是知音,是什么啊!现在让我们再来赞一赞吧,相 信现在的朗读,已经有了更丰富的情感。
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不管伯牙想什么,子期都知道,有人说心有灵犀——
生:一点就通。
师:但是他们却心有灵犀,不点也通。他们就这 样成为了知音。伯牙和钟子期只有一次相遇,就结下 了知音之情。(屏幕出示,师充满情感地讲述)伯牙 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尤其是弹得一手好琴。 琴声虽好,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春风 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伯牙与钟子期相识在 一个风雨之夜,伯牙停船避雨,弹起琴来,抒发内心 的孤独与寂寞,却不料遇上了打柴回家的钟子期。 钟子期竟然完全听懂了伯牙的琴声,听出了伯牙的心声……
师:如果此时让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伯牙的心情,你会用哪一个?
生:激动万分。
生:欣喜若狂。
师:难怪伯牙这样说——(屏幕出示)“善哉, 子之心与吾心同!”意思就是说:好啊,你的心和我的心是一样的。
师:他们心心相印,约定一年以后再相聚。一年 以后,当伯牙兴冲冲赶来相聚的时候,呈现在他面前 的却是钟子期的墓碑,伯牙心中的千言万语通过音 乐奔涌而出(音乐),他多么想对子期说:子期啊子 期……拿起笔,请在课文纸插图的上方写下伯牙此时最想对子期说的话语。
生:子期啊,子期,你怎么就走了呢?天下只有 你懂得我的心声啊!
生:子期啊子期,你走了,我在这世上再无知音 了,我弹琴还有什么用啊!
生:子期啊子期,只有你能听懂我的心啊!愿你 在天之灵能听见我的琴声,听见我对你的思念啊!
生:子期啊子期,我俩心心相印,为何你偏偏离 世而去。若无人懂我的琴音,弹琴又有何意义呢?
师:千言万语,伴随着音乐奔涌而出,请大家伴 着音乐将自己写下的话语充满情感地朗读出来。(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破的是琴,绝的是弦,不绝的是什么呢?
生:不绝的是他们的情谊。
生:不绝的是他们深深的知音情。
师:琴已破,弦已绝,但那一份知音的真情却永 远在。带着这样的决心,带着这样的痛心,谁来读读 这句话?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让我们一起来。
生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留下的问题,“伯牙认 识很多贤人,为什么认为再无知音?”
生:因为钟子期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失去了他, 便失去了知音。
师:没有人可以替代,也就是说他是伯牙唯一的 知音。“一个知音死了,为什么觉得终身不复鼓了?”
生:因为钟子期是唯一懂得伯牙心声的人,子期 死了,伯牙终身弹琴也没有人懂了。
师:是啊!终身弹琴也没人懂了,这就是深深的 知音之情。为知音而破琴绝弦,正是这样悲壮的行为, 谱写了一曲伟大的知音之歌。如果没有伯牙的破琴绝弦,今天我们可能就听不到这个故事了。
四、贯古通今,传承民族文化
师:“伯牙绝弦”,成为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 一起来回顾,在《劝学》当中,这样描写——
生读: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ò)。
师:在《列子·汤问》中这样叙述——
生读: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
师:在《吕氏春秋》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记——
生读: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
师:在古诗中,这样的描写比比皆是,老师读前 一句,你读后一句——
师:借问人间愁寂意,
生:伯牙弦绝已无声。
师:高山流水琴三弄,
生:明月清风酒一樽。
师:钟期久已没,
生:世上无知音。
师:故人舍我归黄壤,
生:流水高山心自知。
师: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 伯牙摔琴谢知音》,就收录在《警世通言》里。后来人 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还创作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全体起立,就让我们在这么动听的《高山流水》 的音乐声中,融入我们全部的情感,让《伯牙绝弦》 这个故事在这里响起。 (师生有感情地背诵《伯牙绝弦》)
师:希望今天回去,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 妈妈听,希望你们还有机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听,让经典永流传。
【点评】
本课教学,季老师不按常规,即断字、抠词、解 句、释文,继而熟读成诵。而是引领学生在读顺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后,进入情境,调动情绪,激发情思, 在读中寻疑、质疑,几个问题串起了故事情节,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清晰的“知音图”。
全课以“古今贯通”为指导思想,通过“由古及今, 初解课题”到“读古思今,扫除障碍”,再到“谈古论今,展开质疑”,最后是“贯通古今,传承文化”。教学 从贯通古今中华文化,古今中华民族心灵上着力,带 动古今汉语语义的贯通。站在这样的高起点上,对小学生来说,似乎是一条陡峭的山路,他们能通过努力顺利登攀吗?
从本课看,由于中华文化的血脉贯通,古今汉语 在语义逻辑上的一脉贯通,也许在炎黄子孙的血管里 还存留着民族文化的基因。不少看似艰深的词语和问题,在师生的对话中,都迎刃而解了。教学实践证明, 中华当代儿童学习中华古文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尚未 破解的生命密码,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本课在悠扬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结束了,但 余音袅袅,依旧回荡在教室,回荡在孩子们的心中。 虽然我们听到的乐曲是后人根据故事编写的,但仍可感受到《高山流水》乐曲意蕴之深幽,立意之高远。 王国维说:“有真性情,才有真境界。”伯牙的演奏早已超越了音乐,而升华为一种人生境界。知音已不止 于人世间的相互理解和赏识,而化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最美的感情和不朽的灵魂。
总体来看,本课教学有新意、有特色,教学过程 有铺垫、有推进、有变化,也有高潮和结尾,反映了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情感的变化,也反映了学生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的基本规律。亮点很多,效果明显。不足的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尚需梳理、整合,问题 之间还要环环相扣,一切要有利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教学总是有遗憾的,正因为有遗憾,才给老师留 下了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1.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2.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