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濂的《遵生八迁》中说:“蓬蒿—采嫩头,二三月中方盛,取来洗净,加盐少腌,和粉作饼油,香美可食。”《红楼梦》第六十一回中也有“鸡丝蒿子杆儿”。其实,蓬蒿的食法是很多的,除煲汤、清炒、制饼外,还可以凉拌着吃。沸水烫后的蓬蒿,切碎后加香油盐,香干丁、吓皮、火腿丁拌和,那芳香味儿说有多美。当然,最简易的食法是清炒,芳香味也不亚于凉拌。
蓬蒿菜,这是南方的叫法。品种依叶片大小,分为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类。大叶茼蒿又称板叶茼蒿,叶片大而肥厚,茎短,节密而粗,适宜南方地区栽培,耐热却不耐寒,通常直接把大叶茼蒿叫做茼蒿。小叶茼蒿又称花叶茼蒿、细叶茼蒿。其叶狭小,茎较细,主茎发达,北京称为蒿子秆。一年生草本,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高20-70厘米。茎直立,通常用杆。一般生长于北方,耐寒但不耐热,气味比较浓郁。香味较浓。大叶茼蒿吃叶入口软糯,在古代为宫廷佳肴,它和蒿子杆的味和质都不一样。蒿子秆吃叶也吃杆,吃口粳性,但香味比较浓郁。
无论大叶还是小叶,都是同一个物种,只是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形态,颇有些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意思。茼蒿的茎和叶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一般营养成分无所不备,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超过一般蔬菜,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材使用,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载:“蓬蒿,味甘平无毒,至通利肠胃,安心气,消水饮。”蓬蒿柔滑清香,故而利肠胃消水,却又以松嫩见长,才有安心气之药用功效。所以说常采些蓬蒿作餐桌美味,无论从营养角度还是保健理念上讲皆有益处的。
有意思的是,原来茼蒿和蒿子杆这两个长的不像的二种菜,确是同一个品种,都叫篷蒿。而在自然界也是吃杆的的芦蒿,炒出和蒿子杆相似的,却是两个品种。芦蒿又名蒌蒿、水蒿、柳叶蒿、驴蒿、藜蒿、水蒌蒿、香艾、水艾等,菊科蒿属,有白蒿、青蒿等多种种类,青蒿是芦蒿中的珍品。芦蒿自古以来就为人们食用之菜,在北魏《齐民要术》及明代《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只吃茎部。有一种浓郁的清香味,外脆,里糯、嫩,很少有纤维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最地道的吃法莫过于藜蒿炒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