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咬文嚼字》杂志
作者:李景祥
“蔓延”与“漫延”读音相同,含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常有人混淆不清。
蔓,从草,本指草本植物细长柔软、不能挺立的枝茎。茎能缠绕或贴着地面四处延展生长即蔓生,有此类生长特征的植物即蔓生植物。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即蔓草。蔓延,本指蔓草一类植物不断向四周延伸、扩展,如“野草蔓延”。词义引申,“蔓延”也指向周围扩散、延伸,如“贼之众且百万,蔓延往往千余里不绝”。
漫,从水,本指水过满而外流,如“杯子里的水漫出来了”。引申指遍布、充满,如“弥漫”“漫山遍野”等。漫延,本指水满而向四周扩散,如“洪水漫延”。词义引申,“漫延”也可泛指向四周延伸、扩展,如“霎时间,这同一个口号声漫延开去”。
“蔓延”和“漫延”的区别还是很好把握的。首先,其本义不同,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前者用于“草”,后者用于“水”,不能错位使用。只能说“野草蔓延”而不能说“野草漫延”,只能说“洪水漫延”而不能说“洪水蔓延”。
其次,“蔓延”“漫延”的引申义是相同的,都泛指向四周延伸、扩展。在此义项上,两词可视为异形词,过去人们常互换使用。把“贼之众且百万,蔓延往往千余里不绝”中的“蔓延”换成“漫延”、把“霎时间,这同一个口号声漫延开去”中的“漫延”换成“蔓延”,过去都不算错。不过,异形词的存在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现在人们多主张在此义项上用“蔓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漫延”条第二义项即:“见885页‘蔓延’②。现在一般写作‘蔓延’。”比如,说到新冠病毒的扩散,用“蔓延”就比较符合现在的语用习惯。
其实,与“蔓延”“漫延”相纠缠的还有“曼延”。
曼,本义指长、远。《诗·鲁颂·閟宫》:“孔曼且硕,万民是若。”郑玄笺:“曼,修也,广也。”曼延,指连绵不断。如“群山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一直曼延到远方”“沙漠一直曼延到天边”。“曼延”虽然是动词,但它所描写的对象如“群山”“羊肠小道”“沙漠”等,其实是静态的,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动的是人们的观察视角及心理感受。这就是“曼延”与“蔓延”“漫延”的区别。不管用本义还是用引申义,“蔓延”“漫延”描写的都是事物动态变化。
责任编辑:杨娜
转发:魏淑静
审核: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