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情景化教学设计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9:15:0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情景化教学设计(1)

《邹忌讽齐王纳谏》研究性学习案例
作者:陈益林

一、课题的确立

阅读活动中,厚书薄读,反映的是一种筛选、概括能力;薄书厚读,则体现为一种联缀、延伸、拓展能力,两种能力不可偏废。现行语文教学,对于筛选、概括能力强调得多,而在培养学生由点及面、内引外联、拓展延伸能力方面,却有着不同程度的忽视。其实离开了对学生由点及面、内引外联、拓展延伸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上两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有了较强的筛选、概括能力固然有助于规约制导拓展延伸的准确性和方向性,而积极有效的拓展延伸则是形成较高筛选、概括能力的必由之路。“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只有拥有丰厚扎实的文化储备,才能孕育敏慧灵动的语文感悟能力,而语文的筛选、概括能力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角色意识。笔者主张将“无非是个例子”的课文作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根据地、切入口,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学生家庭、学生个人的藏书及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滚雪球”式的拓展阅读方法,对于课文,人乎其里,拔乎其外,既知其然,又探究其所以然。在潜心阅读、切身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海的无涯,书山的奥妙,去感受语文世界的无尽妙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基于以上认识而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和实践过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短小精悍,活泼多趣,在带领学生完成文言文教学常规的字词研究、记诵之功后,笔者给学生亮出了几个与课文有关的研究课题:

1、研读课文,以多个“三”字梳理全文思路,体会文章行文妙趣;

2、查阅资料,讲述“自读提示”中提及的“邹忌鼓琴见齐威王”是怎么一个故事;

3、除了“鼓琴见威王”、“妙譬讽齐王”,邹忌的人生乐章还有许多华彩乐段,你能持之有故地说出一二吗?

4、查阅资料,综观邹忌生平,你认为邹忌是“君子”还是“小人”?请根据邹忌一生行状或选取邹忌生平片断,发表你的看法,以“邹忌评传”为题域写一篇(或一组)文章,字数不限。

5、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改编成课本剧并组织演出。

课题1立足于课文文本本身,作垂直纵深探究。既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又得以领略文章的行文技巧和洋溢其间的情趣和理趣。要求学生的研读方法是单兵作战与协同作战相结合,首先立足于单兵作战的自我研读,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协同作战方法互相研摩参证、查漏补缺。每个小组推选最佳书写者誊清“研究成果”上交,由教师审阅后,选出有代表性“研究成果”披露于黑板,请全班同学品评优劣,斧正整合出一个最优化“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1:

妻——宫妇左右 面刺寡人之过——上赏 令初下,门庭若市

妾——朝廷之臣 上书谏寡人——中赏 数月之后,时时间进

客——四境之内 谤讥于市朝——下赏 期年之后,无可进者。

(三比)→(三赏)→(三效)

研究成果2:

三问——三答——三思——三赏——三效

研究成果3:

三次问答——三种妙譬——三种赏格——三种成效

研究成果4:

妻——宫妇左右:私 面刺——上赏 门庭若市

妾——朝廷之臣:畏 上书——中赏 时时间进

客——四境之内:求 谤讥——下赏 无可进者

优化整合后的研究成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情景化教学设计(2)

优化整合后的方案,紧扣“三”字,鲜明直观,富于创意。“三问”、“三答”、“三思”以三角号链接,既表三者紧密关联,还可暗喻人物内心的思想疙瘩;“三比”是由闺房琐事向治国大事引发升华的桥梁,以带有一定象征色彩的长方形出之;“三赏”之后,出现功德趋于圆满的“三效”,故以圆形象征物涵盖之。

课题2、课题3立足课文,有机生发,引导学生学会信息的搜索、检阅和扩充。首先启发学生根据邹忌的生活年代,确立检索范围。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学知识,对于《史记》、《战国策》两部书已有一定的了解,至于《东周列国志》,学生相对比较陌生,老师适时加以引荐,最后将检索范围确定在这三部书上。这三部书到哪里去找?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利用有些学生的家庭藏书,三是引导学生上书店购买(事实证明,一位中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个人藏书,语文水平是很难上档次的)。我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裕的三天时间,三天之后的语文课再来汇报检索成果。

三天之后的语文课,班上出现了大量的《史记》、《战国策》和《东周列国志》。根据同学们反映,《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只有一语提及邹忌——“齐有三驺子。其前邹忌,以鼓琴于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战国策·齐策》和《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六回“吴起*妻求将,邹忌鼓琴取相”、第八十八回“孙膑佯狂脱祸,庞涓兵败桂陵”、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等回目,才有邹忌生平的详细资料。于是师生一起动手搞出了个“邹忌行状纪事本末”:

鼓琴见齐威王,明说琴理,暗喻国事,使威王振作奋发,齐威王封邹忌为相——辩士淳于髡不服邹忌为相,与邹忌辩难,邹忌舌战淳于髡,大获全胜——讽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走向清明——协助齐威王合理处置沽名钓誉、蝇营狗苟的阿城大夫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即墨大夫,激赏于邹忌的英明果断,赏罚分明,齐王封邹忌为成侯——力劝齐威王朝觐周天子,周天子犒赏齐威王,使齐威王名成实归——受魏将庞涓贿赂,排挤诬陷齐国大将田忌,逼迫田忌避难楚国——齐宣王即位,田忌回到齐国,重执帅印,攻伐有功,邹忌心中有愧,称病辞职。

课题4旨在培养学生在检索、识记能力基础上的综合表述评价能力。此课题,涉及“义理、考据和辞章”三功,引导学生将此三功交互为用,混元为一,事实证明是可行的。经过独立写作、集体评改、教师批改等三道工序,班里确实出现了几篇可圈可点的好文章。(学生习作附录于后)

课题5是课本剧的写作和表演。这是对学生的读、记、背、说、写、演以及想象、交际等多方面能力的很好训练,可谓一举而多得。也是采取分组创作和师生优选整合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搞定”一个大家认可的剧本,然后让同学自由组合进行排练,最后在班团活动课进行分组汇报演出。分组演出完毕,进行最佳演员评选,将集体评选出的最佳演员组合成一个最强的演出阵容,再加排练,最后在语文课上作为精品隆重推出。最佳演出阵容闪亮登场那一天,赢得满堂喝彩。

三、自我总结和评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有四大本能:制造的本能、交际的本能、表现和探索的本能。在这四种本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四种兴趣,即制作的兴趣、语言与社交的兴趣、艺术表现的兴趣与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和兴趣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学基础和动力,教学必须激发、利用学生的这些本能倾向和兴趣(《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3—384页)。笔者组织进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设计的。从实践过程和效果看,自谓是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