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读过鲁迅的小说《故乡》,也对迅哥儿最好的朋友闰土印象深刻,这书中的人物现实原型就是章运水。鲁迅在文中着力塑造了闰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给予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而闰土也成为了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虽然闰土有着封建的思想和较强的等级观念,对他鲁迅先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笔下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闰土,少年的闰土是鲜活生动的,中年的闰土是麻木世故的,仿佛弄丢了灵魂。少年玩伴竟然变成这样一种境地,鲁迅万分感慨,因为他从闰土的身上照见了社会和时代,照见了无奈和悲苦,也照见了自己的过去和当下。鲁迅的文章中,闰土只活了那么短短的一段笔墨。但在现实中,他在生活挣扎中度过了困苦的中年,在病痛悲凉中度过了凄苦晚年。
闰土本名章运水,他与鲁迅家有很深的渊源。当时鲁迅的父亲为官,家境富裕,到了收获季节需要修缮或添置一些竹筐来装谷物,因此周家雇佣了竹编师傅做长工。这位便是闰土的父亲,名叫章福庆。他为人诚恳本分,竹编手艺不俗,经常给周家带一些家里的土产,很受周家人赏识和信任。
那年正值鲁迅曾祖母去世,在新年办丧事,适值轮到祭祀“当年”,更是忙乱。便叫闰土来帮忙看祭器,他大概比鲁迅大两三岁。鲁迅叫他阿水,他称鲁迅“大阿官”,两人当时就成了好朋友。鲁迅在深宅中长大,除了读书,生活乏善可陈。章运水在乡间长大,从小便帮父母干活,很有想法和见识,给鲁迅讲海滨、月夜、叉猹的趣事,带着他捉鸟游玩。少年鲁迅被闰土丰富的生活和有趣的经历折服。
章运水本打算出去读书,出人头地。他聪明机智,又果敢乐观,若学成归来,必然能有一番作为。但噩运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章福庆病逝了。失去一家之主就没了经济来源,章运水只能放弃念书的念头,回到家中扛起生活的重担,赚钱养家。
当鲁迅外出求学,留学海外,学成归来,在文坛扎根时,章运水正被命运无情折磨。1919年鲁迅再见到他时,四十出头的章运水已经身体佝偻、麻木沉默得如同个暮年老者,脸上刻满了艰苦生活的印记。中等个子,黑黑的脸,剃了光头,穿着草鞋或干脆赤脚,戴着一顶毡帽或笠帽,身上是土布做成的蓝黑色的大襟衣裳。不爱多说话,整日挑土、摇船、做农活儿,手脚从不停歇,是一个勤快老实的庄稼汉。
章家只有六亩薄沙地,收获的粮食缴完租税后所剩不多。尽管章闰水起早摸黑地干,还是养不活一家人。由于贫困和积劳成疾,五十多岁后,章闰水背上生了一个恶疮,家里又没钱医治,病情不断恶化、化脓感染,一直不能愈合,而且越来越严重,最终在1936年病逝,同年鲁迅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