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
译文:伍子胥,楚国人,名员。伍员的父亲名叫伍奢。伍员的兄长名叫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译文:伍员的先祖名叫伍举,伍举在楚庄王在位期间以刚直谏言而闻名,之后伍家开始显贵 ,伍举的后裔在楚国名声很大。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於太子建。
译文:楚平王的太子名叫建,平王任命伍奢为太傅担任太子建的老师,费无忌当然少傅辅佐太子。费无忌对太子建不忠。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於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译文:楚平王安排费无忌为太子到秦国迎娶秦国公室女为妻,这名秦国攻室女长得十分漂亮,费无忌便疾驰回国向平王汇报说:“太子要迎娶的这名秦女是个绝色美女,大王可以将这个美女留给自己,至于太子的话,大王可以为他再迎娶其他女子。”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译文:楚平王便将秦女据为己有,而且对这名绝美的秦女十分宠爱,秦女后来为楚平王生下一子,取名轸。平王也另外为太子建安排娶了其他女子为妻。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译文:费无忌利用秦国美人向楚平王献媚以后,就趁机离开了太子而到平王身边效力。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己,乃因谗太子建。
译文:费无忌担心有一天平王去世,太子建继位后会因此*了自己,就极力在平王面前诋毁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无宠於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译文: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公室女,不得楚平王的宠爱。平王也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疏远太子建,后来平王安排太子建率军驻守城父,防守边疆。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原王少自备也。
译文:后来,费无忌不断在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费无忌对平王说:“太子因为秦国美女事件的原因,不可能不对大王产生怨念,希望大王早做防备。”
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译文:自从太子率军驻守成父后,太子现在统率着军队,对外又与诸侯各国来往,太子这时准备随时进入都城作乱啊。”楚平王听信了费无忌的谗言,便把太子建的太傅伍奢召回拷打审问。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译文:伍奢知道这是费无忌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的结果,因此乘机说:“大王怎么能只凭一些进谗言、拨弄是非的小人之言就疏远了至亲骨肉呢?”
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
译文:费无忌说:“大王如果现在不制止,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了。大王很快就会被他们逮捕。”
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太子。
译文:楚平王听完后大怒,下令将伍奢囚禁了起来,同时派城父司马奋扬率军前往诛*太子建。
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译文:司马奋扬率军还未到达城父之前,便派人先通知太子说:“太子赶快逃吧,否则将被诛*。”太子建于是逃到了宋国。
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译文:费无忌又建议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能力都很强,如果不*了他们,就会给楚国带来祸害。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译文:大王可以利用他们的父亲作人质,将他们召来,否则的话,他们将会成为楚国的后患。”于是楚平王就派人对伍奢说:“你如果能把你的两个儿子召来,就能活命;召不来,就吃死你。”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卼,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
译文:伍奢说:“我的大儿子伍尚为人仁慈善良,我叫他回来,他一定会回来的。我的次子伍员为人桀骜不驯,能忍辱负重,是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他知道回来一定会被捕,所以他一定不会回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奢也。”
译文:楚平王没有听从伍奢的话,依然派人前往召伍奢的两个儿子,使者对伍氏兄弟说:“你们只要回来,寡人就饶你们的父亲不死;如果你们不回来,寡人立即就下令*了你们的父亲。”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後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译文:伍尚打算回去,伍员说:“楚王之所以要召见我们兄弟,并不是真的为了让我们的父亲活命,只不过是担心我们逃脱以后留下后患,因此用父亲作人质,把我们骗回去。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
译文:我们一到,就会与父亲一起被处死。这对父亲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回去了,只能使父仇不得报而已。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译文:倒不如逃亡到别的国家,借助大国的力量为父亲报仇雪恨,一起去送死,没有任何意义。”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译文:伍尚说:“我也知道即使去见了楚王,到最后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因为痛恨父亲是为了活命才召我们前去的,所以不去,以后又不能洗雪耻辱,最终只会被天下人耻笑罢了。”
谓员:“可去矣!汝能报*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
译文:伍尚对伍员说:“你逃吧!你能够报*父之仇,我还是随父亲去死吧。”伍尚接受拘捕后,使者又要去拘捕伍员。
伍胥贯弓执矢乡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
译文:伍员拉开满弓,搭上箭,对准楚王使者,使者见状不敢上前,伍员也因此逃走。伍员听说太子建在宋国,便前往宋国,打算追随太子建。
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奢与尚也。
译文:伍奢听说伍员逃走了,就说:“楚国君臣从此以后将要遭受战争之苦了。”伍尚到了楚都,楚王便下令一并处决了伍奢和伍尚。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於郑。郑人甚善之。
译文:伍子胥到了宋国之后,正巧遇到宋国的华氏发动叛乱,宋国公室内部发生了内乱,于是伍子胥又与太子建一起逃亡到郑国。郑国权贵给予他们很好,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很好。
太子建又適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
译文:后来太子建又逃亡到晋国,晋顷公说:“太子既然受到郑国的友好招待,说明郑国很信任太子。
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
译文:太子要是能够为寡人作内应,而寡人出兵前往进攻郑国,寡人与太子联合一定能灭掉郑国。灭掉郑国之后寡人就把将郑国故土分封给太子。”太子建同意了晋侯的建议返回郑国。
事未会,会自私欲*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於郑。郑定公与子产诛*太子建。
译文:太子建做晋国内应一事还没准备就绪,太子建因为一件私事要处死自己的一个随从,而这个随从知道太子建做晋国内应的秘密,这个随从为了自保便把密谋报告给了郑国。郑定公便与子产联合诛*了太子建。
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
译文:太子建有个儿子名叫胜。事发后,伍子胥害怕此事牵连自己,便与公子胜一起逃往吴国。两人走到昭关时,昭关的守卫官认出两人,准备拘捕两人。
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後。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译文:伍子胥于是与公子胜各自只身徒步逃亡,两人差点没能脱身。追捕他们的郑国人紧随其后。伍子胥逃到江边,江上恰好有一个渔翁驾着船驶来,船夫看到伍子胥的情况危急,就将伍子胥摆渡过江。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译文:伍子胥过江以后,解下自己身上的佩剑,说:“我的这把剑价值百金,就将此剑送给老人家吧。”
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
译文:渔翁说:“按照楚国规定的法令,捉到伍子胥的人,赏赐五万石粟米,授以执圭的爵位,那又何止是一把价值百金的剑能比的!”
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译文:渔翁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剑。伍子胥还没有逃到吴国便生病了,只好停留在半路上养病,以乞讨度日。伍子胥到达吴国都城时,正值吴王僚当权,公子光任将军。
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译文:伍子胥便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到了吴王。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於两国举兵相伐。
译文:不久之后,楚国的边城钟离和吴国的边城卑梁的边民都以养蚕为业,两地的女子在采桑时相互争抢而打了起来,楚平王因此感到非常愤怒,最后导致两国在边境交战。
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锺离、居巢而归。
译文:吴国派公子光率军攻打楚国,攻克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两地后就收兵回国。
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原复遣公子光。”
译文:伍子胥劝吴王僚说:“现在可以乘胜一举攻破楚国。希望大王再派公子光率军伐楚。”
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於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
译文:公子光却对吴王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害,他之所以劝说大王全力攻打楚国,就是想借此机会报他个人的私仇罢了。现在我们出兵攻打楚国也未必能够一举将其击破。”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於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於野。
译文: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在国内有自己的谋划,计划弑*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对外的战事来劝说公子光,伍子胥便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而他自己则暂时离开吴王室朝廷,与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一起在乡下种田。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後,是为昭王。
译文:过了五年,楚平王去世。当初,楚平王从太子建那里夺取的秦国美女所生的儿子公子轸在楚平王死后,公子轸继位为楚王,即楚昭王。
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後,不得归。
译文:吴王僚趁着楚国国丧,便派遣盖余和烛庸两位公子率军前往入侵楚国。楚国出兵切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使吴军无法退回。
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
译文:这也导致了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便命专诸刺*了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即吴王阖庐。
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译文:阖庐做了吴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于是召见伍子胥,并任命伍子胥担任行人,与其共共商国家大事。
楚诛其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吴亦以嚭为大夫。
译文:楚王处死了大臣郄宛和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从楚国逃了出来,投奔到吴国,吴国也任命伯嚭担任大夫。
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後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
译文:先前,吴王僚派遣了两位公子率军前往攻打楚国,因为退路被楚军切断而不能回国。后来,兄弟俩听说阖庐弑*吴王僚自立为王,便率部向楚国投降,楚国将舒地封给了这兄弟俩。
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
译文:阖庐自立为王三年以后,便出兵与伍子胥、伯嚭一起进攻楚国,占领了舒地,将两个投降楚国的吴国故将擒获。
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译文:阖庐计划趁势进攻楚都郢都,将军孙武劝吴王说:“目前国内百姓因为战争已经很疲惫了,不能再继续作战了,暂且休兵等待时机吧。”吴王阖庐听从了孙武的建议收兵回国。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qián)。五年,伐越,败之。
译文:吴王阖庐四年(前511年),吴国又出兵进攻楚国,占领了六邑和灊邑两地。吴王阖庐五年(前510年),吴国出兵攻打越国,击败楚军。
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於豫章,取楚之居巢。
译文:吴王阖庐六年(前509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率军进攻吴国。吴国派伍子胥率军迎战,伍子胥率军在豫章击败来犯的楚军,还攻占了楚国的居巢。
九年,吴王阖庐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
译文:吴王阖庐九年(前506年),吴王阖庐对伍子胥、孙武说:“当初,你们说过还没到时机攻打郢都,以现在的形势我们可以出兵攻打郢都了吗?”
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
译文:两个人回答说:“楚国将领囊瓦很贪财,所以唐、蔡两国都非常怨恨他。大王一定要大举进攻楚国的话,必须先要得到唐国和蔡国的支持才能出兵。”
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
译文:阖庐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出动了吴国全部精锐军队,联合唐国、蔡国一起进攻楚国,联军与楚军在汉水两岸列兵对阵。
吴王之弟夫概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
译文:吴王的弟弟夫概率军请求跟随出征,吴王没有同意,公子夫概便带领自己的五千名部下私自出击攻打楚国将领子常所率楚军。
子常败走,奔郑。於是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吴王入郢。
译文:子常战败,逃跑到郑国。吴国大军乘胜向前推进,一连打了五次战役,便兵临楚都郢都。己卯日,楚昭王逃离郢都;第二天庚辰日,吴王进入郢都。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
译文:楚昭王出逃,进入云梦地;昭王在云梦地区遭到盗贼袭击,于是楚昭王又逃到了郧邑。
郧公弟怀曰:“平王*我父,我*其子,不亦可乎!”
译文:郧公斗辛的弟弟斗怀劝哥哥说:“之前楚平王*害了我们的父亲,我们可以*了楚平王的儿子报复仇,不也是可以的吗?”
郧公恐其弟*王,与王奔随。吴兵围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
译文:郧公担心弟弟真的会*了楚昭王,便与楚昭王一起逃亡到了随国。吴国大军包围了随国,并对随国人喊话说:“封国在汉水流域的周王室子孙全部都是被楚国灭掉的。”
随人欲*王,王子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於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
译文:随人打算*了楚昭王,此时王子綦把楚昭王藏匿起来,自己冒充楚昭王来承担灾难。随人经过占卜,认为把楚昭王交给吴国不吉利,就谢绝吴国,没有交出楚昭王。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
译文:当初,伍员与申包胥是至交好友,伍员从楚国逃跑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颠覆楚国政权。”
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
译文:申包胥说:“那我一定会竭尽所能保存楚国。”等到吴国军队进入郢都后,伍子胥到处搜寻楚昭王。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
译文:结果没有找到,伍子胥便掘开楚平王的坟墓,将楚平王的尸体拖了出来,鞭打了三百下,才停下来。
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译文:申包胥在吴军攻入郢都时逃出了郢都,躲到了山中,申包胥还是派人对伍子胥说:“你如此报仇的方式,未免也太过分了!我听说,虽然人多势众或许一时能胜过天理,但天理最终还是会获胜的。
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译文:你从前是楚平王的臣子,亲自称臣事奉过楚平王,现在竟然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这岂不是不讲天理到极点了吗!”
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
译文:伍子胥说:“你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就说,我年事已高,已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因为报仇心切,所以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情。”于是申包胥前往秦国向秦王诉说了楚国现在的危机情况,请求秦国出兵救楚。
秦不许。包胥立於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
译文:秦国方面没有答应申包胥的请求。申包胥便站在秦国的朝堂之上,日夜不停地哭诉,他连续哭了七天七夜都没有停止。
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
译文:秦哀公也因此非常怜惜他,说:“楚王虽然是无道昏君,可是有这样的臣子,怎么能够不能存续呢!”于是派遣五百辆兵车前往救援楚国,抗击吴国。
六月,败吴兵於稷。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庐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
译文:六月,秦国援军在稷地击败吴国军队。这时,吴王留在楚国搜寻楚昭王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阖庐的弟弟夫概乘机率军回国,自立为吴王。
阖庐闻之,乃释楚而归,击其弟夫概。夫概败走,遂奔楚。
译文:阖庐听到这个消息后,便丢下楚国赶回吴国,攻打其弟弟夫概。最终夫概被击败,投奔到楚国。
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封夫概於堂谿,为堂谿氏。楚复与吴战,败吴,吴王乃归。
译文:楚昭王看到吴国内部发生变乱,于是重新回到郢都。楚王把堂谿封给了夫概,夫概的后裔被称为堂谿氏。楚国继续与吴国开战,击败了吴军,吴王战败后下令撤军回到了吴国。
後二岁,阖庐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
译文:又过了两年,阖庐派遣太子夫差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番地。
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於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译文:楚国害怕吴国军队再次大规模地进攻,便迁都到鄀邑。就在这一期间,吴国有伍子胥、孙武出谋划策,在西边大败强大的楚国,在北边威慑着齐国、晋国,在南边降服了越国。
其後四年,孔子相鲁。
译文:又过了四年后,孔子担任鲁国的傧相。
後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於姑苏,伤阖庐指,军卻。
译文:又过了五年,吴国出兵进攻越国。越王勾践率军迎战吴军,在槜李击败了吴军,阖庐也在此战中脚趾被越军弄伤,吴军因此只得撤退。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
译文:撤军回国阖庐的创伤恶化,在临终前,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是勾践对你的*父之仇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当天晚上,阖庐去世。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後伐越,败越於夫湫。
译文:夫差即位为吴王以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士兵攻战射击。两年后,吴国出兵攻打越国,吴军在夫湫打败了越军。
越王勾践乃以馀兵五千人栖於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
译文:越王勾践带领残兵五千余人退到会稽山上屯守,勾践派大夫文种给吴国太宰伯嚭送上重礼来请求议和,表示越国愿意交出国家大权,以臣子的身份侍奉吴国。吴王准备答应越国的请求。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後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译文:伍子胥劝谏说:“越王句践为人能够吃苦耐劳。现在大王如果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而是采纳了太宰伯嚭的计策,与越国议和。
其後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
译文:吴国与越国议和五年以后,吴王听说齐景公去世后,齐国内部的权贵大臣们竞相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地位不稳,吴王于是出动军队北上入侵齐国。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
译文:伍子胥劝谏说:“勾践现在吃饭不吃两味荤菜,生活朴素,关心百姓,亲自悼念死去的人,亲自慰问生病的人,这是要打算有所作为啊。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译文: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后患。现在对吴国来说,有越国的存在,好像人得了心腹的疾病一样。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译文:大王不首先铲除越国却反倒致力于对付齐国,这样的计划不是很荒谬吗?”
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於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译文: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劝谏,依然出兵进攻齐国,结果吴国在艾陵大败齐军,吴王也因此战威名大震,吴王率军回国期间还威慑了邹、鲁两国国君后才回到吴国。吴王从此以后更加不听取伍子胥的计策了。
其後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
译文:这以后四年,吴王计划率军北上进攻齐国,越王勾践采用了子贡的计谋,率军协助吴国作战,并把贵重的宝物进献给了吴国的太宰伯嚭。
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於吴王。吴王信用嚭之计。
译文:太宰伯嚭已经无数次接受了越王的贿赂,便越来越偏爱和信任越王,且不断在吴王面前替越王说好话。吴王十分信任伯嚭并采用了伯嚭的计策。
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
译文:伍子胥劝谏吴王说:“越国是吴国的心腹大患,如果轻易听信他们的花言巧语和骗人的手段,从而贪图功伐齐国的功利。即使攻破齐国,也好像只得到了一片石田,没有丝毫的用处。
且盘庚之诰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
译文:况且《盘庚之诰》上说:‘有颠倒僭越礼法、叛逆不顺从的,就要把他们全部彻底地消灭掉,使他们不能够传宗接代,不要使他们的族人在这里繁衍下去。’这就是商王室之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原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後将悔之无及。”而吴王不听,使子胥於齐。
译文:希望大王能放下齐国而先攻下越国;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是悔恨也来不及了。”但是吴王仍然不听伍子胥的劝谏,然后安排伍子胥出使齐国。
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
译文:伍子胥在临行前,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屡次劝谏大王,但大王都不肯听从我的意见,我很快就会看到吴国的灭亡了。
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於齐鲍牧,而还报吴。
译文:你与吴国一起灭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于是伍子胥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贵族鲍牧,然后才返回吴国向吴王复命。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译文:太宰伯嚭与伍子胥很早就有嫌隙,伯嚭便趁机在吴王面前毁谤伍子胥说:“伍子胥为人强硬凶恶,薄情寡义,好猜疑,性情狠毒,他对大王的怨恨不满恐怕会酿成大患呀。
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
译文:前些日子大王计划攻打齐国时,伍子胥认为不可行,但是大王最终还是发兵攻打了齐国,结果还大获全胜。伍子胥因为他的计谋没有被采纳而感到羞耻,反过来因此怨恨大王。
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彊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译文:而现在大王准备再次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又独断固执,强行劝谏,不惜挫伤、毁谤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他的计谋高明罢了。
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
译文:如今大王亲自率领大军,出动全国精锐大军来攻打齐国,而伍子胥的劝谏不被大王采纳,他因此不再来上朝,假装生病而不随大王出征。大王不可不防备伍子胥啊,这个时候很容易引起祸害。
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齐也,乃属其子於齐之鲍氏。
译文:况且我派人暗中伺察,伍子胥在出使齐国期间,伍子胥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
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原王早图之。”
译文:伍子胥作为人臣,在国内不得志,于是逃往国外投靠其他诸侯,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重用,就时常心怀不满地怨恨大王。希望大王趁早采取措施处理。”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译文:吴王说:“就是你不说这些话,寡人也早就在怀疑伍子胥了。”于是派使臣把属镂剑赐给伍子胥,说:“先生用这把剑自尽吧。”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
译文:伍子胥仰望着天空,叹息着说:“唉!搬弄是非的奸臣伯嚭在作乱了,大王却反而要*我。
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於先王,几不得立。
译文:我使你的父亲称霸。你还没有被确定为继承人的时候,诸公子争夺王位,是我冒着生命危险在先王面前为你争取,差一点你就不能被立为太子了。
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长者。”
译文:你继承王位以后,准备把吴国的国土分一部分给我,我倒并不指望那些土地。然而你如今却听信奸臣的恶语中伤,要*害你的长辈。”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译文:于是告诉他的门客说:“我死了以后,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上梓树,等梓树长大到可以做成棺材时再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让我来看清楚越寇是怎样进入都城,消灭吴国的。”说完这些后伍子胥自刎而死。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chī)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
译文:吴王听了伍子胥临终前的这些话后,大怒,就派人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用鸱夷子皮做的袋子里,让伍子胥的尸体飘浮在江中。吴国的百姓怜悯伍子胥,百姓为伍子胥在长江边上修建了祠堂,这个地方因此被称为胥山。
吴王既诛伍子胥,遂伐齐。齐鲍氏*其君悼公而立阳生。
译文:吴王*了伍子胥以后,就向齐国发动了军事行动。齐国的鲍氏弑*齐悼公后拥立公子阳生为齐王。
吴王欲讨其贼,不胜而去。其後二年,吴王召鲁卫之君会之橐(tuó)皋。
译文:吴王以讨伐齐国叛贼为借口出兵齐国,可是还没有取得胜利便撤军回国。这以后两年,吴王召集鲁国和卫国的国君在橐皋相会。
其明年,因北大会诸侯於黄池,以令周室。
译文:第二年,又北上与各诸侯聚会于黄池,想借此来号令周天子
越王勾践袭*吴太子,破吴兵。吴王闻之,乃归,使使厚币与越平。
译文:。就在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会盟期间,越王勾践率军偷袭吴国,越军*了留守的吴国太子,击败了吴国的军队。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率军回国,同时派出使者向越王勾践送去丰厚贵重的礼物,计划与越国议和。
後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
译文:以后九年,越王勾践彻底消灭了吴国,*了吴王夫差;还*了太宰伯嚭,原因是伯嚭对吴国的国君不忠,接受外国的贵重礼物的贿赂,暗中亲近越国。
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胜者,在於吴。吴王夫差之时,楚惠王欲召胜归楚。
译文:当初与伍子胥一起逃亡的楚太子建的儿子此时定居在吴国。吴王夫差在位时,楚惠王打算把公子胜召回楚国。
叶公谏曰:“胜好勇而阴求死士,殆有私乎!”惠王不听。
译文:叶公劝谏说:“公子胜好武力,而且暗中组建敢死队,公子胜是有私心的。”楚惠王没有听从叶公的劝谏。
遂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
译文:还是将公子胜召了回来了,安排公子胜率军驻扎在楚国的边城鄢邑,封号为白公。白公回到楚国三年以后,吴王诛*了伍子胥。
白公胜既归楚,怨郑之*其父,乃阴养死士求报郑。
译文:白公胜回到楚国以后,一直记恨郑国*害了自己的父亲,于是暗中豢养死士,以此向郑国报仇。
归楚五年,请伐郑,楚令尹子西许之。兵未发而晋伐郑,郑请救於楚。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
译文:白公胜回到楚国五年后,就请求楚王出兵攻打郑国,楚国的执政大臣令尹子西答应了白公胜的请求。楚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发,晋国却已经出兵攻打郑国了,郑国请求楚国救援。楚国派遣令尹子西率军前往救援,子西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以后便返回了楚国。
白公胜怒曰:“非郑之仇,乃子西也。”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
译文:白公胜愤怒地说:“从今天起我的仇人不是郑国,而是子西。”白公胜亲自磨砺宝剑,有人问他说:“要用这把剑来干什么?”
胜曰:“欲以*子西。”子西闻之,笑曰:“胜如卵耳,何能为也。”
译文:白公胜回答说:“我要用这把剑*了子西。”子西听说了这件事以后,笑着说:“白公胜只是像鸡蛋一样的东西罢了,能有什么作为!”
其後四岁,白公胜与石乞袭*楚令尹子西、司马子綦於朝。
译文:这以后四年,白公胜与石乞在朝堂之上发动突然袭击,*了楚国的令尹子西和司马子綦。
石乞曰:“不*王,不可。”乃劫王如高府。石乞从者屈固负楚惠王亡走昭夫人之宫。
译文:石乞说:“不*掉楚王是不行的。”于是他们把楚惠王劫持到高府。石乞的随从屈固背着楚惠王逃到了昭夫人居住的宫室。
叶公闻白公为乱,率其国人攻白公。白公之徒败,亡走山中,自*。
译文:叶公听说白公胜作乱,率领他所属封地的部属攻打白公胜。白公胜的人被打败了,他自己逃到山里自*了。
而虏石乞,而问白公尸处,不言将亨。
译文:叶公活捉了石乞,审问他白公胜的尸体在哪里,他如果不说就会被烹煮。
石乞曰:“事成为卿,不成而亨,固其职也。”终不肯告其尸处。遂亨石乞,而求惠王复立之。
译文:石乞说:“事成之后我就可以做卿相了,事若不成就会被烹*,本来就应当如此。”他始终没有说出白公胜尸体藏在什么地方。叶公于是下令将石乞烹*了,又找回楚惠王,再立其为王。
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译文:太史公说:仇恨给人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啊!当王的尚且不能与臣子结下仇怨,何况是地位相当的人呢!假如当初伍子胥与伍奢一道死了的话,那与蝼蛄和蚂蚁的死又有什么不同呢?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
译文:但他能够放下细小的道义,洗雪了重大的耻辱,使声名流传后世,可悲啊!正当伍子胥被围困在江边的时候,在沿路乞讨煳口的时候,他的内心志向曾经有片刻忘掉对郢都、对楚平王的仇恨吗?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译文:所以他克制忍耐,成就功业声名,如果不是抱负远大、刚正有气节的男子汉,谁能够达到这种地步呢?白公假如不自立为王的话,他的功绩谋略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