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结构是文本解读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从整体入手,我们可以把握文本的浅层结构,还可以去把握文本的深层结构,就能够发现更多文本的力量。
给文章分段,可以有多种分法。王崧舟老师认为可以把本文分成两部分。第一到三自然段写的都是火烧云的颜色。第四自然段到最后写的是火烧云的形态。
全文就是两大部分,而且这两大部分作者几乎是平均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轴对称结构。这就是本文的第三个秘妙,也就是说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
秘妙四: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
同中辨异,也是我们在文本解析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个策略。同题材、同主题、同风格、同作家的文章,都可以拿来比对。
《火烧云》所在的这个单元,它是第三篇。第一篇是《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一位英国作家写的。
这一篇课文,它的特点就是抓住天空如何奇妙,大地如何奇妙来写的,更进一步说,他要抓的是“奇妙”这个特点,因为在他看来,天地万物好像都是具有生命的,所以他在写作过程当中运用了不少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就让我们感觉到本来没有生命的自然现象似乎也是有生命的。
这个单元第二篇文章是《海底世界》,作者抓住的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写的,景色的特点是奇异,物产的特点是丰富。
《火烧云》也是分几个方面来写的,这是同。但是不同的是抓的特点不一样,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变。一个是速度之快,我们称之为“瞬息万变”;一个是变化之多,我们称之为“变化多端”。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这个文本的第四大秘妙就是:紧紧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
秘妙五:对天地大美的爱与敏感
还有一个策略叫文化自觉策略。文化自觉就是人化,就是要我们时刻对人的价值,人的思维方式,有一种敏锐的把握和直觉。
通常一说到写景类的文章,我们只会简单地看到景色、景物、景象本身,我们往往会忘记、忽略写景背后的那个人。
《火烧云》当中“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句话很不起眼,可是应该要引起老师的敏感和警觉。请注意“爱好它的孩子”。
我们在《火烧云》这个文本的背后看到的是一双对天地大美的那样一种好奇的眼睛,惊讶的眼睛,看到的是一颗热爱天地,愿意融入到天地之大美当中的那一颗纯粹的心。
这是应该引导孩子去体会和把握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情就是活生生的那个生命。天地万物。就是对天地万物保持一种敬畏,保持一种敏感的那个生命。对天地大美的爱与敏感是这个文本又一秘妙所在。
我们挖掘了本文五个原生价值,它们是否都适合变成教学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如何通过筛选,来最终确立本文的教学价值呢?
这就涉及到了课程的编排,涉及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学生的认知特点,已经被融入到课程的设计和安排。
这个单元的导语,涉及到的内容主题是“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寻找”。虽然说这是内容主题,但是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这是阅读教学的要素;“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这是习作教学的要素,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语文要素,这也是教学目标的又一个维度。所以单元导语可以帮助我们来筛选文本的原生价值。
我们再这看这个单元的课文编排序列。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二篇课文是《海底世界》,第三篇课文才是《火烧云》,而每一篇课文的课后,编者都设计了思考和练习。
比如《我们奇妙的世界》设计的主要的思考练习是“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写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
《海底世界》编者设计的课后思考和练习最主要的是“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火烧云》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是“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课后练习承载了主要的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习目标,筛选文本的教学价值。
秘妙一:丰富且多变的镜头语言
虽然很有价值,也非常好,但是很显然,这个原生价值:第一,超越了三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第二,跟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跟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也没有多少关系,因此省略。
秘妙二:儿童视角下的质朴语言
这要引导孩子观察文章的语言风格,难度高。并且还要关注这样的语言风格跟背后的写作视角有关,难度更大。所以,这个秘妙也可以删除。
秘妙三: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这么要求的,而且前面的两篇课文也是这么落实的,因此到了《火烧云》这篇课文,这个秘妙已经不能成为主要的教学价值。可以忽略,也可以把它融入到秘妙四当中去。
秘妙四: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
很显然,这是《火烧云》这个文本要确立的教学价值。
秘妙五:对天地大美的爱与敏感
它对应的是这个单元导语的内容目标,也是《火烧云》这个文本最后要确立的教学价值。
所以这个文本我们最后确定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