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最后的常春藤教学反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9 22:36:41

镇平县雪枫中学 蒙倩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对学生日常阅读的提高和升华。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读”与“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阅读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素材引用、情感抒发不畅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以及文学素养的养成。广泛的阅读积累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尽可能将二者融合、渗透。以读辅写,以写促读,促进两者互推互进,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做简要分析,提出“以读辅写,以写促读”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为广大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关系;策略;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分析

1.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阅读是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文思泉涌,学以致用了。只有充分地阅读才能有出彩的写作。素材是情感表达的载体,缺乏素材的文章是空洞的,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开阔视野、丰富思想、获得积累,这样才能轻松写作。有针对性地精选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吸收其精华,将新知识与己有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升华、完善自己,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意义重大。

  1. 写作是阅读的深化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了解世界、认识自己,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也就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写作也是将思维转化成书面语、抽象化具象,进行语言*,感悟人生的过程,这首先要有知识的积累。有时所思所想难以表述,只有怀着很多疑问再去阅读的时候,才会有新的收获。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结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在阅读过程中只理解表意,却不解深意的问题。如果缺乏写作训练,学生的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围绕某个主题写作时,往往需要搜集相关材料,并根据材料进行解读和提炼。写作需要学生去主动阅读和思考,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会加深阅读的深度,让学生从文章的表面入手,进一步触及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写作对阅读促进作用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阅读和写作两者的关系认识不清晰,开展教学时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有意识地积累写作材料与写作方法,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并且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能直观体现在学生的分数上,所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阅读往往都是不重视的。在一些阅读技巧的教学上,教师仅仅针对课本上的文章进行教学,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并不能有意识地将这种阅读方式应用出来,对文章缺少精细的揣摩,很多文章的阅读仅仅是囫囵吞枣。在这种阅读方式下,尽管有些学生可能读的书比较多,却没能积累下来,不能有效地吸收其中的营养,从而限制语文素养的发展。

学生写作热情不足,语言表达匮乏,无法有效地表达自身独到的见解,缺少独特的素材以及谋篇布局的能力。学生写作的文章表现力不足,逐渐降低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教师作文批改任务重,很难迅速及时反馈给学生,再加上作文评讲后期长,往往要延续到下周,从时间安排上,大大折损写作教学的效果。也因为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的批改往往呈现出套路式的评价,粗略空洞的评价使作文的批改缺少个性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以读辅写”教学策略分析

  1. 利用教材,养成好习惯。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适合学生年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分析和揣摩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学习文章中的表现手法,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并且学习作者写文章时的布局结构,从而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写作技巧。学生进行教材精读时,可以按照课前初步感知,课上深入理解,课后总结感悟的顺序彻底把教材中的文章吃透。在课上学习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先将文章细细品味一遍,在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感悟。教师在设置预习任务时,可以给学生留一些关于文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在课上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总结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的修辞手法、文章结构、表达感情的方式。例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讲述了为了鼓励贫穷多病的年轻画家顽强地活下去,老画家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奋力地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谢的常春藤叶。学生可以学习这篇文章中以“常春藤叶”作为故事线索的写作技巧,通过“物”来表达情感,文章中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并不多,大都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式进行描述,并且文章的结构及语言都非常的简练,但作者却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的十分清楚,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讨论的习惯,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发表议论,以互动讨论的方式,交流阅读心得。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及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敏度,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1. 广泛阅读,培养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感受书中思想的洗礼,使情感得到陶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且多读好书,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设置阅读书单,让学生在好书中进行学习,从而为写出好的文章奠基。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读书读得多了,自然在思想上会受到启迪,在写作上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设置阅读书单,学生不应只在自己感兴趣的书目类型中进行阅读。长期进行固定类书目阅读,会导致学生思想片面化,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设置多种类型的书目进行阅读。在阅读前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遣词造句、间架结构、修辞手法等。

实现广泛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行为为基础,从书目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经典读物题材选择进行拓展,丰富语文文本类型,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与逻辑思维。例如,在阅读文本拓展中,以四大名著、《红与黑》、《边城》、《巴黎圣母院》等优秀小说为主。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关于人生修养、科学技术等相关的书籍,建立全面细致经典的书库,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阅读空间。通过文学作品的品读,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更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激情。广泛阅读过程中,以略读为主,将精读、浏览、重读等方法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信息。略读是帮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提纲概要,而精读则是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拓展学生视野,避免学生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情况。大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条件。

因此,学生自主阅读的个性化培养,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经历等。对不同文本产生新的解读后,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可以展示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例如:开展读书交流会、征文评比、读后感分享等多种活动,学生可以在阅读理解习作,读以致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以写促读”教学策略分析

1.摘抄佳句,融会贯通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做笔记的习惯,将文章中佳句以及优秀片段记录下来,在写作过程中有些能够应用上,会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写作的核心是表达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对文章内容进行体会,总结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精华充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对阅读素材的添加及改写,提升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把控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功底。学生通过对文中一些细节进行修改或者在文中添加一些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之后引导学生去察看与原文之间有什么变化,是否这样修改会更好。

2.改写、补写、仿写、续写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通过改写、补写、仿写、续写等方式反复进行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找到写作的感觉,使写作能力逐渐提高。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再看自己写的文章时更容易发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并不仅是能看出文章的好坏,要能够对文章的优点及不足进行充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对文章内容进行改写、补写、仿写、续写等,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水平,并帮助学生掌握创作写作的契机,生成写作的平台。例如,将《雷雨》片段改写为小说,通过改写,学生可以理解戏剧的冲突、人物形象特征以及创作意图等,以改写小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以及人物塑造技巧的掌握能力。

补写的运用,可结合不同文本进行续写。在一些文学创作中,结尾会有突如其来的停顿,使读者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续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与前文进行衔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文学作品有比较丰富的意蕴,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思考与感悟后,写一篇读后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利用课文来进行写作。所以,在引导学生写作思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自然。例如,在《劝学》中,学生可以以“学不可以已”为观点进行创作。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写作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3.把握结构,加强训练

许多学生创作出的文章没有明显的结构,写作时毫无章法,写作思路不明确,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逻辑性思维。对于高中生来说,选好写作素材以后,不能直接引用素材,关键还需考虑的是深入分析所选材料,找到素材的共同点,巧妙将他们结合起来,提炼文章的思路,然后勾勒出大纲,展开写作。只有这样,对材料的应用才是有意义、有深度的。

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梳理出非常清晰的写作框架,写作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一次以“灯”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灯”,然后引导学生以这一关键词为中心开展头脑风暴把所有想到的内容都罗列出来,比如一些学生会说:“灯代表着光明与希望。”一些学生会说:“老师就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学习的方向。”还有一些学生会说:“在灯的指引下游子们对家乡的思念会更浓、更深。”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为什么“灯”和上面这些内容联系起来了?让学生把原因描述出来。如此,在逐步引导之下,学生们的写作思路会更加清晰,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深了,写作的条理会非常清晰,文章的观点也会非常深刻。由此可见,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都注重对学生阅读教学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教师需要树立阅读和写作并重的观念,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其教育目标要统一起来。开展“阅读”与“写作”此类教学工作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文章组织能力,拓展学生视野,实现学生写作观点的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质上说,“阅读”和“写作”就像“学”与“用”的关系,两者同样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学以致用!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最后的常春藤教学反思(1)

作者简介:蒙倩,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镇平县雪枫中学优秀教师,曾获“十佳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执教格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乃培优辅差之大策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