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混乱、彷徨的假期,全家人除了读书,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大娃狂刷数学物理,我读《古文观止》,最烦小娃读《世俗奇人》,不能久安静,时时惹他人。
读书一旦沉迷,但觉其中妙趣,便耳不闻周遭事,身不觉疲乏矣。
昨天读《屈原列传》,对其中的一段甚感兴趣。
原文是: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黑体字“屈平既嫉之”的“既”是什么意思?“令尹子兰闻之大怒”的“之”,具体指什么?
首先,司马迁说:“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其中的“既”字和“以”字,很有意思。既,训为“皆”,但是“以”字呢?
之前,我认为“以”字训“因为”,这样,句子就变成了“楚人既以(其)劝怀王入秦而不反咎子兰也”,译为“楚国人都因为(他)劝说怀王进入秦国但没回来(而)怪罪子兰。”这似乎是状语后置句,即“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作“咎”的状语。
但是,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P180注“既”,有此例句,认为句中的“以”字当训为“之”,这样,原句就变成“楚人既咎子兰之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其中,主语是“楚人”,谓语是“咎”,宾语是“子兰劝怀王入秦而不反”,那么,“之”就是取消句中宾语的独立性,不译。这样的解释,似乎比解作状语后置句更加高明!
其次,再说另一句“屈平既嫉之”。之前,我查陕西师大词典,觉得该训为“本来”。
岳麓版译作“屈原也十分嫉恨子兰”。
中华版译作“屈原也憎恨子兰。”
上古版译作“屈原也因为怨恨子兰。”
到底这句“屈平既嫉之”的“既”应该怎么译呢?显然,“既”字不能训“也”。诸版本这么译,多半是互相参考,勉强为之罢了。
查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P180注:既犹“愈”,即“更加”、“越发”。这里不赘述王先生的考证,但此义项其他词典不载。
根据他的解释,则此句可译为“屈平越发憎恨子兰”。这个解释是否合适呢?
按照文义,既然此处屈平“更加”憎恨子兰,那么,之前当有屈平“开始”憎恨子兰。根据汤炳正“《<屈原列传>理惑》”(同城姚先生查得汤先生此文,发我微信,助我解惑,不胜感激之至!)一文的分析,以下原文中的蓝色部分,应该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离*传》中的文字窜入到《史记屈原列传》中来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其实并不是司马迁的原版《史记》,而是掺杂了很多后人文字的改版《史记》。以下: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把这部分蓝色文字抽掉之后,还文章本来的面目,则原文当为: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以上译作:(楚怀王)长子顷襄王继位,让他的弟弟子兰担任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说怀王进入秦国却没有回来呢。屈平越发憎恨子兰,令尹子兰听说屈平憎恨他(之后)大怒。
注意:“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中的“以”字,是动词“使”、“令”,而不是介词“用”。这也是本篇文章中比较容易搞错的地方。
那么,屈平在“更加”憎恨之前是什么情况呢?
在“屈平既嫉之”的前面,列传是这样写的: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翻译过来就是:怀王将要前往(秦国),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被信任,不如不去。”怀王幼子子兰劝怀王前往,(他说):“怎么(能)断绝(与)秦国的交好(呢)!”怀王终于(还是)去了。
看到没?屈平认为秦国是虎狼之国,国君不能以身犯险,绝对不能亲自前往,因为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奈何国君的儿子说可以去,不去就是影响秦楚邦交。结果,楚怀王就真去了,并最终客死异乡。这个时候,屈平内心肯定认为子兰是纨绔子弟,害死了他爹,“开始”憎恨子兰了,只不过文章中没有明确写出来,仅仅在全楚国都责怪子兰的时候,似天外之笔一样,轻飘飘来这么一句:屈平“越发”憎恨子兰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王叔岷先生训“既”为“愈”是有道理的。这时,子兰“闻之大怒”就讲得通了。子兰心里想:你屈平算个什么东西?这是我们王室的事情,轮得到你来指手划脚?先前你阻拦我爹去秦国,我已经不爽了。这会我爹死了,全楚国都怪罪我,你还来煽风点火?王子不发飙,你当我是庶人啊?秦国的错,和我有什么关系?没见我哥让我做令尹了吗?
很多人从不检讨自己的错。一旦有错,一定是别人的错。子兰也不例外。
在这篇《屈原列传》中,有如下含“既”字的句子:
1、屈平既绌(既训“终”);
2、是时屈原既疏(既训“已”);
3、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既训“皆”);
4、屈平既嫉之(既训“愈”);
5、世既莫吾知兮;
6、伯乐既殁兮;
7、屈原既死之后(这句“既”本训“已”,何以要加“之后”?)。
有如下含“以”字的句子:
1、以出号令;
2、曰以为;
3、以事其君;
4、以刺世事;
5、以浮游尘埃之外;
6、以深入击秦;
7、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8、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9、以求割地;
10、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以训“使”、“令”);
1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以训“之”);
12、故不可以反;
13、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1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15、举贤以自佐;
1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17、是以见放;
18、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19、俯诎以自抑;
20、刓方以为圜兮;
21、瞽以为无明;
22、倒上以为下;
23、谨厚以为丰;
24、限之以大故;
25、明以告君子兮;
26、吾将以为类兮;
27、遂自投汨罗以死;
28、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29、其后楚日以削;
30、投书以吊屈原;
31、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也就是说,《屈原列传》一文中,有7个“既”字,有31个“以”字。我曾在《醉翁亭记》一文中说过,欧阳修在文中用了21个“也”字。如果中学老师能开讲一堂“也”字专题课,学生多半能掌握80%左右的“也”字用法。同理,作为高中选修课文的《屈原列传》,如果老师能开一个“以”字用法专题课,想必学生大都能掌握50-60%的“以”字用法。
单就学习文言而言,今文《屈原列传》,有1700多字;《报任安书》,有2800多字;而贾谊的《治安策》,则有6800多字。倘若这三篇文章,细细琢磨之,时时诵习之,其余篇目,有何难哉?
从屈原一生遭遇而言,“自疏濯淖(zhuónào)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然泥而不滓(zǐ)者也”的人生态度,似乎对短暂的一生并不友好。但是,生而为人,纵然生前如何富贵,一旦身死而名灭,又如何比得上“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样的千古留名呢?
但“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真的就比俗世荣华富贵强么?段子手庄周不是也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吗?所以,能称名于世固然好,不然,曳尾于涂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