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高中文言文的文章,有网友留言说,拓展可以,但孩子还是要以课本注释为准。
这个意见我同意。
网友的意思可能是,万一高考考到课本上的注释,我一介草民在这里说三道四,耽误孩子写正确答案怎么办?
不过,我可以拍着胸脯说,高考语文肯定不会出课内的题(除了默写),所以,这个担心可能是多余了。
也有高中语文老师给我留言说,老师是不敢说课本不对的。我不知道是个别学校这样强调的,还是普遍的现象。不过,很多文言疑难解读大多是任课老师写的,只不过主管部门未予采纳而已,这说明老师是敢说课本不对的。
还有高中语文老师微信上跟我说,老师们总习惯性地觉得课本就是对的,压根就不认为会有错,因为教材都是重重把关的。只不过,当初大家也都觉得数学课本插图没问题呀,只是难看而已。后来发生的事情就都知道了。
所以,考试时按照课本注释答题,并不代表课本上的注释就是权威,以至于连怀疑之心都不可以有,这就无语了。
比如,我今天读完了高中文言散文第一篇《劝学》,顺手翻看《屈原列传》,就觉得有些注释实在是大有商榷的必要。
读者诸君,在读完本文之前不要炮轰,先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然后,你想怎么怼,就怎么怼,只要你能说出道理来,我就服你。如果你只是为怼而怼,只说权威不会错,就是我错,那我也随便你。
我只会认为你没有思想。你看起来很有思想,只不过翻开标签,满眼都是权威加于你的,你并没有学会独立思考。
《屈原列传》位于选择性必修中册P82-85。
一、课本注“明于治乱”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治,指国家安定。乱,指国家动荡。
咋一看,没错吧?只不过,你读“明于治乱”和“娴于辞令”时,有没有觉得:其一,“辞令”是一个词啊,而“治乱”是两个词,这么注释会不会有问题呢?其二,说屈原懂得怎么治理国家,又说屈原懂得搞乱国家,这好像有点问题吧。有了怀疑,就去查字典。
《汉语大词典》P797第12义项注:乱,治理。《书.顾命》“其能而乱四方。”蔡沈注:而,如;乱,治也。
证据有很多,我不一一列明。意思是说,此处,“治”就是“乱”,“乱”就是“治”,是同义连文,皆训“治理”。
二、课本注“夺”为“强取”。“夺”出自“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其中,“与”字未注。
显然,课本的意思是,怀王让屈原去起草法律,草稿还没好,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去“强取”,“强取”不就是“明抢”吗?屈原不给。
看起来没问题吧?文通句顺,慈眉善目,有个锤子问题!
可是,如果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一个逻辑问题:屈原去起草法律,是怀王让他去*,上官大夫去抢草稿,莫非是要窃取屈原的成果?可是,上官大夫下文也说了“众莫不知”呀,人人都知道是屈原写的,上官大夫怎么可能去抢嘛,他得了失心疯啊?既然有疑问,就去查字典。
我们知道“匹夫不可夺志”,也知道“舅夺母志”,对吧?这些句子中的“夺”都是“强迫改变”的意思,并非“强取”或“抢”的意思。
那“与”字呢?查《汉语大词典》:与,许也,允许,许可。
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官大夫看见屈原写的法律草稿就想强行修改,屈原不同意。
这样是否就符合文章内在的逻辑呢?
三、课本注“从容”为“委婉得体”。“从容”出自“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意思是说,屈原死后,宋玉等人都效法屈原的委婉得体的文法,始终无人敢直接进谏。
只不过,遇到这种古今都有的词,要特别留心,难道古“从容”就是今“从容”吗?而且,如果如课本那般注,则“委婉得体”势必作定语,可是,前面还有一个“之”字啊,不太可能是“屈原的委婉得体的”。有怀疑就去查字典。
查《汉语大词典》“从容”,第一个义项就是“举动”。
仅举一例:《楚辞九章怀沙》:“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王逸注:“从容,举动也。”
因此,此句的意思是说,屈原死后,宋玉等人都效法屈原的为人和为文,但终究是无人敢和屈原一样直谏。
这才符合逻辑嘛。
各位,我们是不是能想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他们一心想的是官位和权位,何曾有时间去翻一下词典呢?所谓的层层把关,又有几个把关的人,真的去翻一下字典呢?所谓的逻辑,他们有时间去思考吗?他们的逻辑就是,他们就是对的。
所以,很多人也都说,他们就是对的。
可是,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是对的,为什么读书的时候,我仍然要认为他们是对的呢?我们什么时候把自己最后的底裤----思考,也交给他们了呢?我偏不。
按照世俗的成功定义,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因为真有本事;失败的人,却并不一定因为真没本事。人皆一命,众生平等。
为什么他们就一定、且永远正确呢?
先哲说,我思故我在。人类如果失去了思考,何异于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