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婚遭拒后,达西先生奋笔疾书,写了长长的一封信,我试着抄写了一遍(英文版),占用了32K的软面抄达12页,手要废……
说回小说主角。伊丽莎白的形象很立体,活泼、诙谐、有想法,有偏见是因为认识不够全面,情绪爆炸得情有可原但终究是在没看清的情况下就在心里下了定论,这样,性格的碰撞与人性的拉扯(或所谓“看头”)更足一些吧。她的偏见不会对世界造成什么,只是会在与她关系紧密的圈子里,与人、事产生碰撞,受影响的是产生碰撞的人和事,她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偏见,说不上是个大的缺陷,它是一个未明的状态,经碰撞,产生的是更加了解,而人与人的关系,靠的就是一步一步加深的了解。
不论感情的话,这般洒脱的伊丽莎白估计会是很多女生想活成的样子。而偏见终是给了她重重的一击,匆忙放下长信离去的达西空留一副背影,独留伊丽莎白于黑暗中默然(联动2005年版电影《傲慢与偏见》)。电影里的那一幕镜头处理得实在是太好了,光影切换,虚实比对,他似就在门边,而事实是两人根本没见着。之后,又一幕名场面是伊丽莎白在悬崖边吹着风,镜头由远拉近,慢慢锁定至眉目,美则美矣,可是,你看到情绪从她眼角涌出来了,那刻,我想大家也都跟着心痛了一秒,为这美人儿。同时,我们也相信着她会越来越好,因为痛过,她向内寻求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成长突破。
在两人未见面的时段里,叙述伊丽莎白而未叙达西,是奥斯汀一个很高超的留白技巧,我们看到伊丽莎白在反思、成长,看到“归来”的达西,我们产生了与伊丽莎白一样的心情,达西变得言语得体,办事周到,帮到实处,这一切并不让人感到突兀,因为我们和伊丽莎白一起,也经历了流逝的时光,达西也是,他一直有能力,离别的日子里,他学会了合理安放与接纳。看到两人和好,真为他们高兴。
感谢您的阅读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