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字子渊,后世又称其颜渊,他是孔子最称许的弟子,故其又被视之为儒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论语·先进》中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故其排在了孔门四科之一德行科的第一位。宋度宗时,祭孔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人配享,后世称此为四配。孔庙的从祀乃是根据与孔子的关系远近,以及在儒学史上的影响大小来进行排位,其分为配享、配祀、从祀三级,以此可知,配享地位最高。《阙里志》载:“汉高祖十二年东巡狩,以颜子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而颜渊被排在四配之首,故其一向被视之为孔子弟子中最著名的一位。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把颜回列在七十二贤之首。
然而颜回却在年轻时就去世了,关于颜回的生卒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说:“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而其文中又称:“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陋巷井
对于颜回去世的年龄,《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亦称:“颜回,鲁人,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早死。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此处称颜回是三十一岁时去世的,然司马贞《史记索隐》中引《孔子家语》中的所载则为:“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同样称颜回三十二岁去世者还有列子·力命篇》:“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四八”则三十二也。可见其去世之早。
一亭多碑
关于颜回去世时孔子的年龄问题,司马迁说他比老师小三十岁,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又说了这样一段话: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从此话中可得知,颜回去世于鲁哀公十四年,此与《公羊传》所载相同,而孔子去世于鲁哀公十六年,可知颜回比老师去世早两年。关于孔子的年龄,《公羊传》和《谷梁传》均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到鲁哀公十六年去世时,孔子享年74岁。如果颜回跟老师的年龄差三十岁的话,那么颜回去世的年龄应当是42岁。
如何解释记载上的矛盾之处呢?清初经学家阎若璩在《四书释地又续》中认为《史记》中所载“少孔子三十岁”的三十之下脱“七”字,也就是阎若璩认为颜回其实比孔子小三十七岁。而清代毛奇龄在《论语稽求篇》、崔适在《论论足征记》中通过一番考证后认为,《史记》中记载的“三十”应为“四十”之误,他们认为颜回其实比孔子小四十岁。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采此说,然而钱穆经过一番考证,则认定司马迁所载不误,颜回实际上就是比孔子小三十岁。
仰圣门
关于颜回的年龄问题,且等专家们继续研究下去,但孔子对颜回的看重却绝无异议,孔子夸赞颜回最著名的一段话,也是被后世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则为《论语·雍也》中的一段:“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夸赞颜回的这段话直接成为了宋明理学的起源,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理学上的贡献被后世总结为三点:一是《太极图说》,此说表达了周敦颐的宇宙观;二是《通书》,此说以“诚”为核心,故被后世视之为周敦颐的修养论;第三则是“孔颜之乐”,这一点被视之为周敦颐的境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