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哪些,余光中的诗歌作品有哪些值得推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08:09:32

余光中的诗歌主题有哪些,余光中的诗歌作品有哪些值得推荐(1)

一、作家介绍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厦门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二、每日背诵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三、原文讲解赏析

《碧潭》

余光中

十六柄桂桨敲碎青琉璃(用典,屈原的《九歌》,苏轼的《前赤壁赋》。《前赤壁赋》中穿插一首“*体诗”,既文又歌,从而使文风潇洒,不同凡响。“沧浪歌”含蓄蕴藉,哲理深邃,“*体诗”同样如此,都具有寄托讽谏之意。并且“*体诗”几乎全化用屈原《九歌》诗句,如“*体诗”的“桂棹兮兰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分别化自《九歌湘君》的“桂棹兮兰枻”[yì]。)

几则罗曼史

躲在阳伞下(从历史到现在。)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八点半。吊桥还未醒(拟人化。)

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

大二女生的笑声在水上飞

飞来蜻蜓,飞去蜻蜓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桨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泛舟五湖。)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李白诗词。)

划去潺潺的天河(从地上的太湖联想到天河。)

看你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

你在彼岸织你的锦(织女。)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牛郎。)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赏析

《碧潭》的意境是朦胧的,朦胧的文字里潜藏着的是掩饰不住的淡淡的愁和深深的爱。为什么是“潜藏”的?因为意象,更准确地说是因为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并且动用了化用诗句和嵌入动人传说的手段。

诗中最多的意象是“水”。从“碧潭”到“小舟”下的“青琉璃”“太湖”“洞庭”直至“天河”。似乎满眼都是水,可是这些与水有关的意象所要表现和传达的恰恰是诗人心中那完整的思恋者的内心图画。“没带来的罗曼史”在“河的下游”,多么契合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而它的愁与思又刚好带来思恋者的“忧伤的侧影”在翠色的碧潭上的倒映,独自“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舟下的翠色是琉璃是情思之愁的另一个牵动者。在中国古典意象群中,“拾翠”常与年轻貌美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和水边迤逦的风景联系在一起,也和美好的回忆联系在一起,如果把这些美好使人产生的怀念和向往之情嵌入本诗,那么“青琉璃”不正是一语双关?

而“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和“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所要表现的就变成了“如果碧潭的水不那么翠,我的愁就不会如现在这般深,忧伤也就少得可以用碧潭的水照见,如果没有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么即使是回到蚱蜢舟,哪怕更小一点的蚱蜢舟上,我的忧伤都会消失不见”,这不正是一个活脱脱为情所困的角色?有了“翠”引起的情思,回忆起“笑声在水上飞”也就显得自然了,涵义也就更明显而生动。水在诗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未到此结束,诗人用“划去太湖,划去洞庭/听唐朝的猿啼/划去潺潺的天河”拓宽了时间与空间,使意象放大,意境也随之变得开阔,而表露的爱恋的主题与更深一层的爱因此得到巩固并且变得深刻。

因为水所载的本不限于愁,“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荡不尽的恨皆由爱的深而又深所衍生。水意象的扩大无疑是通过承载爱情之舟的意义将爱提升了,与此同时,对并不在眼前的情人的思念又一次加深。“载去西施岂无意?”一诗人对范蠡和西施同舟顺流而下离开越国之事如此感叹。范蠡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是流传广泛的,诗中把自己和“你”同舟暗借范蠡西施之舟时写道“这小舟该多轻”,这表现的正是诗人对情人的思念了。待到在天河“就覆舟”时,那蚱蜢舟载不动的愁与相思之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交通失事”。

何谓“美丽的交通失事”?表面写的是牛郎织女爱情不能修成正果,但尚能彼此隔河相望,用云中锦、月下笛诉说自己的一片痴情,且“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永不会分离,实际上又何尝不是诗人内心痴情的再现?由此一点也足见诗人用情之深了。

四、主题情怀

通过写爱情生活中的忧伤、喜悦和幻梦,将个人感受与普遍意义结合起来,抒发了“追求永恒之爱”的情怀。

五、艺术特色

1.善于创新

打破惯用手法,求得新奇效果。“罗曼史躲在阳伞下”凸显了语言的陌生化。“蚱蜢舟再蚱蜢些”古今结合。

2.意境优美

强调本土传统文化因素和历史神话背景,如化用古代诗人的名句,活用古典辞赋中的意象,运用言之凿凿而又渺渺难寻的神话传说,所以它的语言就自然呈现出古典的色彩与芬芳。

3.中西结合

诗语的现代美,主要表现为矛盾语和倒装句法。“织锦”与“弄笛”,其想象之丰美,固然如早霞灿烂,其词语之雅致,也洋溢着古典的馨香。

六、相关阅读欣赏

《乡愁》(讲过。省略。)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雀斑》

如果有两个情人一样美一样的可怜

让我选有雀斑的一个

迷人全在那么一点点

你便是我的初选和末选,小雀斑

为了无端端那斑斑点点

蜷在耳背后,偎在唇角或眉间

为妩媚添上神秘

传说 天上有一颗星管你脸上那汗斑

信不信由你,只求你

不要笑,笑得太厉害

靥里看你看得人花眼

凡美妙的,听我说,都该有印痕

月光一满轮也不例外

不要,啊不要笑得太厉害

我的心不是耳环,我的心

经不起你的笑声

荡过去荡过来……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乡愁四韵》(讲过。省略。)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彩虹总在风雨后。联想丰富。)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听觉感悟。有声有色之声音。)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漫游的灯盏。红灯笼。)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美如莲花。)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外,等你,

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穿越古老的历史长河。)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引入时尚元素。)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拟人化。)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南宋著名词人兼音乐家,多才多艺,工于诗词,长于书法,吹箫弹琴,精通律吕。)

赏析

《等你,在雨中》是余光中先生爱情诗歌中的代表作。虽然诗作名为“等你”,但全诗只字未提“等你”的焦急,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了“等你”的幻想和美。整首诗语言清丽,声韵柔婉,具有东方古典美的空灵境界。诗人在回归传统时并不抛弃现代诗的特点,所以还运用独白和通感等现代手法,把现代人的感情与古典美糅合到一起,把现代诗和古代词融为一体,使诗达到了一种清纯精致的境界。

余光中先生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从自由体到现代诗,从敲打乐到民歌,无不显示他那丰富多样的才情。《等你,在雨中》可称为诗人爱情诗歌的代表作。

在诗中,莲的意象曾多次出现。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因此,莲既是具象的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综合。所以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便知晓了诗作中为何把约会的地点安排在黄昏的莲池边。写到此处,诗人笔锋陡转,美人在时钟指向七点时翩翩而来。按常规,诗人应把幻觉在“我”与情人的拥抱和热吻中化为现实,然而诗人匠心独运,出其不意,写“我”望着姗姗而来的美人,仿佛看到了一朵红莲,姜白石词中婉约的韵律象叮咚作响的清泉缓缓流进“我”的心中……诗歌至此戛然而止,但余韵未了,让读者久久沉浸其间,找不到走出诗境的途径。

整首诗情通古今,意贯中西,具有东方的古典空灵美。除此之外,在诗句的排列上,则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现代格律诗建筑美的追求。诗人在回归传统时并不抛弃“现代”,他寻求的是一种有深厚传统背景的“现代”,或者说是一种受过“现代”洗礼的“古典”。所以诗歌也运用了独白和通感等现代手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全诗有着更博杂的兼容性,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

《绝色》

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

翻译是她的特长

却把世界译走了样

把太阳的镕金译成了流银

把烈火译成了冰

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凡尝过的人都说

译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来呢

却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译者

存心把世界译错

或者译对,诗人说

只因原文本来就多误

所以每当雪姑

乘着六瓣的降落伞

在风里飞旋地降临

这世界一夜之间

比革命更彻底

竟变得如此白净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题目那句诗节,选自余光中的《欢呼哈雷》,

是作者对于岁月变迁的一种感慨,

哈雷彗星七十六年才路过一次人间,

而我们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见到它。

有些人,正如它一样,一旦错过,一生不再。

七、写作知识

灵感从何而来?——余光中谈诗歌创作经验与当下艺术发展(节选)

在清华大学时代论坛上,著名诗人余光中作了题为《灵感从何而来》的演讲,讨论美感经验或艺术经验之转化,如诗可以转化为歌,戏剧可以转化为谚语,雕刻可以变成绘画,诸如此类几大艺术之间的交互和影响。他指出,从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欧洲就一直有一个观念,认为文艺要反映现实。“我们写作、绘画、从事艺术,是不是一切都要从现实而来?是不是一切都要从切身经验而来?这个值得思考。”非但如此,对于艺术的起源与功用、自己的心灵成长历程、当前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话题,余光中都谈出了自己的思考。

诗也可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各艺术形式中转化而来。对于艺术创作的间接经验来源,余光中以自己的诗为例解释道:

  我们写作的时候,有很多地方不能用直接经验,只能用间接的经验。比如,达芬奇不可能去参加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绝对不是写实的,所以画家一定要有想象,但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要根据有效的资料来推论。在达芬奇这幅画中,中间十二个门徒,分成四个小组,三个一组,其实根据罗马帝国当时的习惯,是没有椅子可坐的,都是坐在地板上,而且不可能有这样的长桌子,所以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所描绘的这个场合有人觉得不可靠,至少和其他的画家画得不一样。包慈的《最后的晚餐》里,耶稣面对着我们坐在中间,两边有两个门徒,两侧有三个门徒,背对耶稣背对我们的还有十二个,根本不是一字排开。而罗贝蒂画的《最后的晚餐》是三面有人一面没有,后面的背景也不太一样。

  我们再看一些梵高的画。我写了四首诗歌,依次来解释梵高的画,包括《星光夜》《向日葵》《荷兰吊桥》等。梵高《荷兰吊桥》画的是法国南部的一座吊桥。1990年他去世整整一百年,他在生前仅仅卖掉一幅画,也只有一位评论家写了一篇短文肯定他。粉丝不嫌其多,知音不嫌其少。什么叫做知音?知音就是向未来去预知掌声,下一个时代才有人鼓掌,他先为你鼓一下掌,因此知音是一个预知未来的掌声。梵高的画受世间冷落了一百年,我在诗里也有这种思考的体现。

  古代雕塑也带给过我诗歌的灵感。秦代兵马俑出土之后全世界都很震惊,展出时我也看过好多次,我们想一想当年秦始皇埋葬,他带了很多兵马俑陪葬,据说六千具之多。过了两千年,兵马俑出来了。秦始皇没有想到,他带他们进入历史之后,其实是让他们透过历史进入了未来。秦始皇还想不到,他派徐福领了三千童男、童女到仙山寻找未来,结果没有找到未来,进入未来的是秦俑战士。于是我写了《临潼出土战士陶俑》。

八、作业

1.《碧潭》是谁的作品?

2.以《漓江》为题写一首自由诗

3.自选题写一首自由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