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学质量分析是站在全局和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如何才能相对客观准确分析,数据积累是一个重要方法。学校领导关注的质量分析主要也是四个方面,一是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二是成绩统计和对成绩情况的分析,三是成绩问题的分析,四是建议及措施,重点是后三个。
一、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试卷特点、试卷考查的内容、试题分数权重、试题的难度等。
二、成绩统计和成绩的分析(一)基础分析
成绩统计一定要准确,这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分别以教师和班级为单位,划分的越细越好,对比度越清晰越好。包括全校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或优秀、合格人数),各班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同上),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县均值比较统计,各班与全校总体情况的比较等。例如初二数学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所教班级成绩情况对比(一分三率绝对值情况、最高最低分情况、校及区县名次及变化、与校、区县平均值之差,差值的变化,年级前50名后50名分别有多少名等)。对班级也可以采取上述办法,在这一环节上不用评价,只列数据就可说明问题。为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对一分三率的统计与分析时建议使用饼图、表格、曲线、柱状图等来表示。
通过比较本校某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看出本校某学科的总体情况和分化情况。
通过比较某班总分各分数段人数占全校总分各分数段人数的比例,总分平均分和全校人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全及格率等可以看出该班各层次学生情况。
还可以纵向比较――本次考试与上次考试成绩相比较等。
(二)协方差分析
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分数排名往往是人们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数据,但如果差异很大的生源,其分配(抽样)不是随机的,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教学评价结果。
评价学校或教师时,考试成绩虽不能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指标,但作为一个检验教学效果的定量评判依据,依然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客观、严谨的优势。其中平均成绩横向排名,作为一个最容易获得、最大众化的统计指标,成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或选择班级时,最看重的指标,甚至也成为部分学校内部考核教师绩效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问题是以平均成绩的横向排名,来评价甚至选择学校和教师,真的是很公平很科学吗?显然,直觉上我们知道,对学校或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如果以学生考试平均分数排名作为主要数据,对生源相对较差的非重点学校或非重点班级教师是不公平的,即学生平均成绩的简单排名其实并不能反映教师或学校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排名。但这样的直觉,有没有或能不能以数理统计的分析结果,给出一个定量的,令人信服的证明?差异化较大的生源若因分班或择校而非随机分布,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评估的公平性与准确性?
虽然许多文献,比如文献给出了各种考试成绩的分析,或教师教学评价的各种方法,但都没有给出一个简单可行的,能排除生源差异影响的考试成绩分析方法,也没有拿出有力的统计学依据来证明用平均分来评判学校或教师,可能造成不公平不科学这一事实。
协方差分析是将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这个方法可用来比较一个变量(因素) 在不同的水平上的差异, 但是这个变量却同时还受着另一个(或几个) 与它有关的变量的影响。习惯上把所要比较的变量用y 表示, 而与它有关的变量用x 表示并称之为预报变量或协变量。例如, 我们要比较同一年级p 个教学班的教学效率的优劣, 除使用教材、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学生努力程度等当前因素之外, 学生的基础差异也与教学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效率评价中忽略掉这个因素的影响而直接对观测数据(如考试成绩) 作方差分析,这样得到的结论不一定能反映实际情形。如果在教学效率评价中, 考虑了这个因素的影响, 就需要运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 即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去掉基础成绩的影响, 然后再进行方差分析, 做出的结论势必更切合实际一些。
协方差分析、相关系数
无论对教师或学校教学评价不应只简单地以算术平均分数来比较,而应该考虑生源差异的影响,也应兼顾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培养能力上,还要进一步考察学校或教师使学生低进高出的能力上。
三、成绩问题的分析关于成绩问题分析一定是结合上面的成绩来说明。原因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查找,要有理有据,能够令大家信服。
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明确教学质量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的了解和分析。
了解的办法主要有平日观察记录(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深入教学第一线,勤到教室课堂,勤到办公室备课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调查了解(了解教导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生,抽查教案、作业、考卷等)两种方法。
由于影响教学质量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科任教师的工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等几方面。因此教学成绩及问题的分析主要也是从这四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考虑。
2、分析科任教师。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时,着重从学科知识、工作态度、教研能力、工作能力(备考、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预习与复习、课外辅导、测试等)、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师生关系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班主任。主要从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水平、班风建立等方面来进行。
4、分析学校管理。可以着重从学校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方法等方面去考虑。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制订者,学校教学工作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学校领导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
5、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借分析表扬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树标杆,同时批评差的现象,促进转变。
②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
③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
④分析要具体,切忌空洞。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某一个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了解和分析。
四、建议及措施建议及措施一定要结合上面的全面分析,既要关注整体(全校或年级),又要关注个体(教师或学生)。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提出提高学科成绩和班级成绩的有效且具体可行的办法,另外还可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备课、上课、教法、实验等)、制度(集体备课、师带徒、上研究课、及时检测、有效布置作业等)或学校教学考核办法(例如考核以备课组为单位、同一备课组教师考试成绩不能超过某以定值等)等。
五、学校领导教学质量分析的特点1、要有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是在某种考试或考查结束后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一定要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我考的怎么样?今后应该怎么办?
2、指导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指出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出现的确确实实的问题,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作用,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时要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教育发展的形势及教育理念相结合,要与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次成功的教学质量分析,能引起反思、引起改进、引起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对下一步提高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及时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4、全面性:对于学期或学年的质量分析来说,如果仅仅就中考七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重视中考七科,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更影响中考七科之外教师工作热情和事业心。
以下为雪鹭课程表学业质量跟踪分析的文字及截图,仅供参考。
1、能做什么
科学全面,可以通过分差或百分位次进行横向纵向有效分析学生、教师、班级,数据共享,图表快速生成。
可以同一班多学科之间比较分析,同一学科不同班之间比较分析,同一班同一学科多次考试之间比较分析。
2、有什么优势
试卷设置 、大小题录入明细 、成绩录入跟踪 、大小题失分分析 、年级成绩图表、区校平均分差值 、各班优秀率趋势 、班级分析 、教师分析 、两届比较 、学生成绩排名 、学生落点分析
3、部分截图
年级整体统计总表
年级各班分数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