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家乡的译文,锦城春望古诗的译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21:18:12


恨无常又到

元春入选进宫, 从此永别了与姊妹们的自由烂漫、与父母的天伦之乐, 踏进“不得见人”的皇宫深院, 用她寂寥孤苦换来了她及整个家族的荣华富贵。 

在荣耀富贵下,骨肉分离的凄惨。元春省亲时,在大约只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哭了六次,对贾母、王夫人、贾政、宝玉说得话字字扎心、句句刻骨。在元春心里,为了荣耀富贵,早早就将她送进“不得见人”的宫里,弄得骨肉分离,难享天伦之乐,是她一生的悲剧。她隔帘含泪对贾政说:“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身为皇妃,她得到了世间女子艳羡的荣耀和富贵,但同时也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最本真最平凡的天伦之乐。在元春心里,她宁愿做一个田舍之家的女孩子,粗茶淡饭,在父母的疼爱和陪伴下长大,照顾眷念亲爱的幼弟,也不愿做那高高在上,骨肉分离的皇妃。但入宫,争选嫔妃,是她的宿命。身为贾家的嫡长女,她身上背负着家族的兴衰荣辱,入宫选妃、与皇室结亲,对于贾家来说,是维持荣华富贵盛景的最佳途径。即使贾母、王夫人、贾政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将其送入宫中。听说元春封妃后,“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在功名富贵、家族利益面前,个人的情感又算得上什么呢?终究是要舍弃。

古诗望家乡的译文,锦城春望古诗的译文(5)


在左右夹缝中,如履薄冰的艰辛。元春在宫里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作者未写,但通过元春的判词和省亲时的言谈,我们可以想见,这二十多年来,她举步维艰,步步惊心,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自己就有可能朝不保夕。如为迎接元春省亲, 贾府赶造大观园, “把银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 元春特意嘱托贾母一众“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关于元春的画和诗:“画着一张弓, 弓上挂着香橼, 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香橼, 橼谐音“元”, 香橼即指元妃。香橼本为“枸橼, 一名‘香橼’, 芸香科, 小乔木或大灌木……肉黄白色, 味苦。中国中部和南部有栽培, 果供观赏”。故香橼可做室内的一件摆设, 并无大材之用。而画中的“一张弓”, 谐音“宫闱”的“宫”字, 暗指皇宫, 又是斗争的象征。这判词暗示了元妃只不过如同皇宫中一件平常摆设;同时也预示了元春葬身宫廷内部权力倾轧、宫闱深处尔虞讹诈的悲惨结局。

在至高皇权下,命不由己的无奈。皇权,代表着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权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皇权面前,任何的富贵荣耀、生命情感都显得苍白无力,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也许这一刻大家还聚在一起吃酒赏宴听曲,下一刻因为一道圣旨,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荣华富贵就像那镜中花、水中月一样,转瞬即逝,忽喇喇如大厦倾倒。面对无常命运,只能眼睁睁将自己牵挂的人、牵挂的事全都抛下。

古诗望家乡的译文,锦城春望古诗的译文(6)


把万事全抛

这首曲子叫“恨无常”,这暗示了元春的早亡,且她死之时,曾托梦贾政王夫人,让他们退步抽身,早作打算。脂砚斋给出了四字评语:悲险之至!从元春曲词,结合脂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信息,她的死属于非正常死亡,不是老死病死,而是死于无常,死于没有及早退步抽身,死于那些消耗她芳魂的曾经百般不肯全抛的万事。

省亲戏文暗示。元春省亲一回,曹公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对元春命运又给出了两个死亡暗示。一个是元春点的戏文,其中第二出是《乞巧》,如果没有脂批,我们很难参透其中的玄妙,但脂批直接道出了曹公于此处的暗示:《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也就是说,元春最后的确是死了。元春在省亲之时点这样的戏文,正是不祥之兆。第二个是元春回宫的时间,原文交代的是“丑正三刻”,即我们现在的凌晨2:45分,正是大半夜,这一点跟元春曲词里的“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暗合,正因元春死亡夜里,所以才有梦托于父母。曹公之所以安排元春大半夜回宫,除了皇家一刻也错不得的提前算好的时辰外,也是伏下元春死亡的时间,以及一去不返。元春回宫的时候,对贾母、王夫人等人说:“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我们知道,元春回宫后,再也没有回娘家省亲过。即元春的一番话,正是她再也不能归省的谶语,直到死去,她都没能再回娘家。这一点与元春曲词中的“望家乡,路远山高。”暗合,即元春死在了宫里,且是在一个可以遮盖一切的半夜时分,而丑正三刻,正是阴盛阳衰鬼魂出没之时,难怪脂批说“悲险之至”。


古诗望家乡的译文,锦城春望古诗的译文(7)


元宵节灯谜暗示。元春省亲回宫后,曾使人送出一个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我们知道,这个灯谜的谜底是炮竹,而炮竹是一哄而散之物,贾政看了之后是愈思愈闷,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而这个一哄而散,恰恰对应了元春命运,故脂批说: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也就是说,元春是封妃不久之后即死亡,她和姊妹们在父亲贾政眼中“皆非永远福寿之辈。”元春的元宵灯谜,不仅暗示了她的快速的死亡,似乎也暗示了她死亡的时间,也许正是在元宵节前后,她死后不久,贾府即被抄家,这也对应了红楼以元宵节开始以元宵节结束的首尾呼应。

老太妃死亡暗示。原文第五十八回,说到了宫中一位老太妃的薨逝,对于善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曹公来说,这无疑是元春之死的一个伏笔,或者说是镜像,即正面写老太妃的薨逝,实际上是交代元春之死。老太妃薨逝,包括贾母、王夫人在内的所有主子,“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这实际上就是元春死亡的预演,且通过老太妃薨逝,贾母等人入朝,以此制造出贾府群龙无首的事实,让我们看到贾府矛盾丛生的内囊。我们可以想象,八十回后,元春死亡,贾府上下人等乱成一锅粥,有的呼天抢地,有的浑水摸鱼,贾府忽喇喇似大厦倾……都是因为元春之死,这一切早就无法调和的矛盾和汹涌不平的暗潮终于显露出来。实际上,从五十五回开始,红楼下半部全是悲凉之雾,而这个悲凉的开端,即是宫中老太妃身体欠安,也就是传出元春不好的消息了。

凤姐夺锦之梦暗示。凤姐曾做过一个夺锦之梦,她自己当笑话说了出来,没放在心上,因为她认为“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而正如上回写老太妃生病到薨逝,这一次的夺锦虽然也没有明写元春,其实交代的正是元春之事,是她在宫中生活现状的真实反映。不仅如此,也就是在凤姐说完这个梦之后,宫里的夏太监就派人来贾府借银子,说是借,其实就是打秋风。一个太监敢到贵妃的娘家要银子,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即元春在宫里已经到了很危险很关键的时候。

古诗望家乡的译文,锦城春望古诗的译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