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一首《沁园春· 雪》,首次出现是在1945年11月14日的重庆《新民报晚刊》上,这首词一经发表,惹得重庆万人争相购买报纸,一时之间重庆文坛跟风者不计其数,堪比左思的洛阳纸贵,这首词同样受到了国父孙中山的秘书柳亚子先生的极度推崇,也引得蒋介石异常恼火,这首词究竟有多大的魅力,竟然在文坛和政坛上,同时引起巨大的轰动?
1926年的元旦,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举行,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也是在这次会议之中,*认识了当时是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的国民党元老柳亚子先生,柳亚子先生之前是国父孙中山的秘书。
众所周知,*喜欢读诗词,所以也读过柳亚子先生的佳作,但可惜的是,等到会后*忙完手头的工作,去柳亚子先生下榻的旅馆去看望他,被告知柳亚子先生已经离开了,*满怀激情的一次见面却未见到。
俗说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候,两人才算正式地见了面,相差七岁的两人一见如故,把茶言欢,互相谈着诗作以及创作的灵感,一面又发表着对时局的一种观点、看法。
都说自古文人相轻,其实这是不对的,柳亚子先生眼中的*虽然身居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但从来不拿官腔,为人谦虚有礼,待人态度诚恳,所以对这位小兄弟一见如故;*眼中的柳亚子先生,虽然贵为国民党元老,但才华横溢、平易近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一段纯真的友谊就由此开始了。
柳亚子
作为共产党员的*和国民党元老以及左派代表人物的柳亚子先生,他们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一齐反对蒋介石提出的斥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并且柳亚子先生在大会上大呼道:“蒋先生,先总理尸骨未寒,而你却要冒天下大不韪,背叛先总理定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你这样做会被天下人耻笑的,所以我不同意,我退出这次的会议。”然后就愤然离场。
虽然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的提议遭到了众人的反对,但依旧没有阻碍他反革命的心,1927年4月,轰轰烈烈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了,蒋介石挥起屠刀,对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展开了大屠*,由于柳亚子在大会上反驳过蒋介石,后来也在公开场所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反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所以被国民党列为通缉名单,不得不逃亡日本。
而*也被迫离开了广州,在党中央的安排之下,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高举着红旗,走上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1929年7月,已经从日本回到上海的柳亚子先生,在《申报》上看见了一个消息,顿时悲痛不已,消息的内容其实是一则未经证实的假消息——*病逝。
真实原因是因为共产党内意见出现了分歧,*被迫离开了领导职位,后来生了一场大病,就被有些人发表成了*已经病逝。
但柳亚子先生并不知道真实的消息,他悲痛万分地为失去了这个才华横溢的知己而痛哭,也为中国失去了这么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惋惜,于是写下了《存殁口号》。
这首诗中,他借国父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地金陵的紫金山,追忆*在湖南井冈山领导农民起义的壮举,并高度赞誉了*,把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相提并论,这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把*和国父孙中山先生列在一起,
在当时恐怖的白色主义下,这是极其大的勇气,也同样代表了柳亚子先生与*深厚的革命友谊。
不久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了领导岗位之上,病逝的消息不攻自破,柳亚子先生听闻之后自然欣喜万分,他又写下《怀人四截》以志纪念。
高山流水遇知音,柳亚子如此不遗余力地为老朋友鼓舞与欢呼,*也没有忘记他,千方百计地打探消息这位朋友的消息,但一直探听不到,古有高山流水伯牙子琴的这种友情,今有*和柳亚子先生各身在天涯海角,仍在牵挂着对方。
直到1937年,六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在延安的窑洞里,昏暗的煤油灯下,*意外地看见了柳先生在何香凝女士送来的《双清词草》上题的序,*自然兴奋不已,一直心心念的故友还活着,于是写下了长长的一段话,用来怀念这位志趣相同的革命故友。
直到1945年,*赴重庆谈判,两人才有了阔别十九载后的第二次相见。
*与柳亚子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今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就中国的未来,国共双方便已经做出了宣告,中共七大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消灭日本侵略者后,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建立民主统一的联合政府,但国民党的态度却持对立方面,坚决拒绝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的要求,并在11月12日召开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这样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消灭中国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共产党是我们内部的敌人,所以我们要彻底的消灭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真正的和平,却没有到来,蒋介石的野心又一次露出了獠牙,他要以顺应天下百姓和平的心愿,实现自己挑起内战的计划,完成蒋家王朝的统一。
蒋介石富丽堂皇地说出为了顺应民意,达到中国的统一,于是第一次电令中国共产党,要求*赴重庆进行谈判。
第一次中国共产党拒绝了,于是蒋介石又发了第二篇、第三篇电报,态度愈加诚恳,并且还在报纸上刊登,以告诉世人国民党和谈的决心。
国民党之心,*和党中央是清楚了,在第三次电邀重庆谈判之时,为了不让天下有志之士寒心,也为了让世人看清国民党蒋介石丑恶的嘴脸,于是*、*一行人,便来到了重庆,进行为期43天的艰难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