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水平 语文建设杂志
(本文约5731字,阅读大约需要17分钟)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编排较之以往最大的特色是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围绕一个教学主题把两篇或多篇有关联性的文本整合组篇呈现,从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童趣的题材逐渐向描摹自然、抒写大好河山、寻找传统文化等主题过渡。这种“整合”编排绝不是简单的拼凑与组合,而是一种统整理念的观照。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以及课后习题的编排都明确指出古诗词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积累、语感培养,更要重视学生鉴赏古诗词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力的培养。它要求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不仅眼中要有“树木”,心中还要有“森林”。
多个文本的关联与对比是提高文本解读质量的关键。叶嘉莹在讲授古诗词时就非常重视作品之间的关联对比:“我在讲授每一家的作品之际,于叙述其个别的风格特色之时,也同时都兼顾了他们在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影响和关系……”[1]所谓的关联与对比,就是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词对照起来进行互文阅读,发现文本之间的关联,或就内容,或就形式,或就风格,或就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对比,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和鉴赏能力。有关联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鉴赏。关联与对比这种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一、意象关联:体会写作视角之独特
意象,又被称作“影像”“形象”“幻象”。“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自创作主体的内心并通过“象”这个载体来表达。意象是想象中的具体形象,是诗人经过个人独特的情感活动幻想加工创作而成的,是从生活真实到达艺术真实,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艾青)。诗人的生活经历、个性、时代背景等客观因素造成了意象的选取和呈现有趋同也有个性。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村居》和《咏柳》,就两首诗呈现的意象而言,前者选取“草长莺飞”“拂堤杨柳”“儿童”“东风”“放纸鸢”这些富有动感的景物,把春天的一切都写活了,勾勒了一幅万物苏醒、欣欣向荣的乐春图,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后者则先整体地描写柳树的形态,聚焦柳枝的轻柔美,接着写春风、柳叶,赋物入妙,语意温柔,借咏春柳之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样是写春天,两首诗选择的物象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同样是写春柳,二者描写的角度和手法又各有巧妙之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对学生写作的选材也有无形的帮助。
再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都是田园诗,都选取了篱落、蝶和菜花为意象。同样是“菜花”这个物象,一个是渐渐凋零(“麦花雪白菜花稀”),一个是开得正盛(“飞入菜花无处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相同景物不同季节里不同的形态特征,了解诗歌描写的季节,感受作者观察之细微,描述之精准、生动。
往深处探究,教材中选编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乡村四月》都描写了乡村四月忙碌的生活场景。其中,第一首诗字面上描写的是农村丰收在望的场景以及悠闲、恬静的乡村生活,但实际是句句写农人,处处写农忙:果熟花稀,意味着新一轮农忙的开始,而“无人过”三个字却暗藏了农村闲人少,农事繁忙,农人早出晚归。相比较而言,后两首诗更具有泥土和血汗的气息,都选取了乡村四月忙碌于农事的人,直接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农村劳动的辛劳场景。
再将后两首诗选取的意象进行关联相比,同样是刻画忙碌的人,相同之中又有不同:《乡村四月》描绘的是紧张、快节奏忙碌的场景,细细品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紧张忙碌之中又保持着一分从容恬静;《四时田园杂兴》则选取了男女老少各类人群的忙碌场景,忙到什么程度?“昼出耘田夜绩麻”,夜以继日地干活。与前者相比,这分忙碌少了一分从容与节奏,多了几分忙碌的辛劳与生活的困苦。同样是描写乡村生活的忙碌,同样是描写忙碌的人,为什么表达的情感会有如此差别呢?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写作《四时田园杂兴》时,范成大的身份已经从“游子”转化为常住乡野的“村民”,正是这段隐居乡村的生活背景,让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生活的诗人将田园风光、农事题材和悯农情怀三者融为一体。这样的关联与比较,不仅能帮助学生读懂诗歌,还能让学生了解范成大被称为中国田园诗史上集大成者的原因。
二、表达关联:发现创作技法之精妙
诗歌之所以含蓄蕴藉,语言弹性富有张力,关键在于作者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借他物而言心中之事,咏自然而抒胸中之情。诗歌是“有意味的形式”,作者将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情意及其被激起的美感进行概括、提萃、组合,形成多层多向、富有美感的意象,并运用与这种意象相契合的格式、韵律或节奏进而将其表现出来。因此,诗词之美与创作技法密切相关,具体表现手法有拟人、夸张、双关、比兴、一意化为三迭、以乐(哀)景写哀(乐)等。另外,模糊性语言、神秘感和节奏的跳跃再加上不可缺少的象征性,都可以成为关联与比较的视角,成为更深入解读诗歌的路径。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17课《古诗三首》是一组描写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其中《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均使用了精巧的修辞手法,何夏寿老师就根据二者表达技巧上的相似处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轻声读读这两句诗。(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想一想,这两句诗里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描写山水。
师:专门写山水的诗叫山水诗。
生: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青螺”其实是什么?
生:湖中的山像一个青螺。
师:白银盘指什么?
生:湖水。
师:这个同学发现了都有比喻,还有吗?
生:这两个都是说杭州的。
师:你太有家乡意识了。不过,洞庭湖可不是浙江的,是湖南的。
生:都是写湖的,一个是西湖,一个是洞庭洞,都很美。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给归纳一下,有哪几个相同的地方。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用这样的方式说。
生:第一,这两句诗都用了比喻的方法来表现喜爱之情。第二,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刘禹锡用了两个比喻。第三,这类诗叫山水诗,用来歌颂山水的。第四,都介绍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
师:谢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这两首诗里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两首诗。(齐读)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山水之美,结尾两句均为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塑造诗词美的艺术技法,也蕴含着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很多诗词能够永存于世并绽放光芒,就是因为作者之巧思以及中国传统审美之玄妙。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关联与比较让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有助于促进学生更接近诗词审美的核心。
三、风格关联:感知作品追求之个性
风格是一种水平和境界,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杜甫诗沉郁顿挫,李白诗豪放飘逸,孟郊和贾岛的诗郊寒岛瘦,白居易诗则是明爽晓畅。从作者的角度来说,风格是作家的名片;从作品的角度来说,风格是各要素完美结合的成果;从欣赏的角度来说,风格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形成独特的风格是每一个诗人、词人的追求。反之,品味风格即意味着品味作者独特而精妙的“独门绝技”——如何更精微、更深刻地表现艺术对象的本质。将相同表达主题却风格迥异的诗词进行关联比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与众不同,形成更为细腻的审美体验。
六年级下册第10课的《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都是托物言志类诗歌。《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他借助石灰表达了自己清正廉洁、顽强不屈,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志向。《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所写,这是一首题画诗,借竹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三首诗虽然采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但创作背景的不同、作者生平的不同,造成了作品的风格不同。如何让学生读懂诗的同时也读懂诗歌背后的那个人呢?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
师:同学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多如繁星,编者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同一课之中呢?左右比比,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这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的,都是表达自己志向的。
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石灰吟》读来铿锵有力,《马诗》比较柔和委婉,《竹石》居于前两首诗中间。
生:《马诗》表达的志向比较委婉隐晦;《石灰吟》表达志向很坚决,为了天下苍生要与困境斗争到底,哪怕自己粉身碎骨;《竹石》借赞美竹子直抒胸臆,这首诗就是诗人傲岸和刚直的人格写照。
生:《马诗》表现的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石灰吟》表现的是家国情怀,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而《竹石》则是表现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呢?看看李贺、于谦、郑燮的资料,比较比较。
生:他们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李贺一生仕途不顺,满腹才华无处施展;于谦是当官的,为了天下苍生,他甘于献身;郑燮原先是一个县令,后因为得罪了大官被罢,弃官至扬州以卖画为生。
生:三个人的遭遇不同。李贺一生怀才不遇;于谦为了挽救国家一直在与恶势力作斗争,最终被诬陷致死;郑燮先是做官,得罪小人后被罢,弃官之后就恣情山水,以诗画为生。
师:是呀,原来,诗风就是人风,读诗就是在读人,就是在读人背后的那段历史。今天,我们通过比较学习的方式读懂了三首诗,读懂了三个人。以后,我们在阅读、鉴赏诗歌的时候,就可以联系诗作背后的那个人,甚至是人背后的那段历史,更好地进行深度阅读。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抓住了审美的关键——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回到”诗词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与众不同及其意蕴。
四、情感关联:感悟诗词价值追求之美
中国古诗词有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方式。诗人常常采用蕴藉与寄情自然的方式委婉地表达情感。感悟诗词情感之美是诗词赏析的关键。凡是优秀的古诗词都会呈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求真,即探讨、揭示世界的真相和本质;二是求善,澄清人生的方向和激发人生的价值追求。
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进行情感的关联与比较。例如,李白一生游历无数名山大川,写景的诗数不胜数,选入统编教材的写景诗作《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每一首都有各自的韵味和表达的情感。如果为它们都贴上“热爱并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的标签,那么学生将无法体会到李白诗词中真正的情感,对古诗词的审美过程就会僵化。《望庐山瀑布》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细细品读,还能读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望天门山》中的天门山是矗立江边的寻常之景,在李白的艺术创造力下呈现了一种雄奇的自然之美。诗中的天门山既是李白眼中的天门山,亦是李白心中的天门山。奇特的想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凸显的是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炽热的人间情怀。《独坐敬亭山》表面写的是独游敬亭山看到的山景,但诗中暗藏禅机,诗人生命历程中的孤独和失意在这里显露无遗。但诗中却并没有消极厌世的情感,有的是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积极情感。将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关联与比较,能够帮助学生在心中建构起一个追求理想、渴望自由、热爱自然的立体李白形象。
不同诗人同一主题的作品也可以就其表达的情感进行关联与比较。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出塞》《凉州词》都是边塞诗。王昌龄和王翰同样是唐朝诗人,同样是写战争,但是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呢?《出塞》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却是极为丰厚的,既有对远征士卒的浓厚同情,对朝廷不能选任良将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凉州词》描写了将士凯旋庆功的宴会场景,表现了守边将士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旷达胸怀,但这种豪迈旷达的表现是使人感到沉痛的。沈德潜评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悲已极”(《唐诗别裁集》)。施补华又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观佣说诗》)由此可见,诗词背后隐含的诗人情感之复杂。
五、交织关联:沿波讨源中体会语意之高妙
任何一首诗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于纵向有发生发展的脉络,于横向与其他诗词存在关联。文本互证理论指出:“任何文本都不可分离地与其他文本相互交织关联——不论是通过明显的隐秘地援引和用典,或是通过对于以前的从形式到内容特征的化用,或是简单地通过不可避免地运用我们诞生其中的语言和文学惯例。”[2]这和我国古代文论中“脱胎换骨说”的观点是一致的。
《回乡偶书》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一首古诗。宋范晞文云:“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近时严坦叔《还家》诗亦有‘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颇得知章之遗意。”[3]这样的关联比较就是典型的沿波讨源。教师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关联与比较阅读,不仅能够呈现这首诗的渊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还能很好地实现“助读”的功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关联与对比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强烈的刺激冲击思维,促进思维,让学生将“此”与“彼”进行关联,互为参照,互相比较,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发现“同”“异”以及为何“同”、为何“异”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进而获得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更广的知识范围以及更敏锐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带领学生经历这样的阅读过程,就能渐渐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其阅读的眼光就能变得锐利而深刻一些。当然,任何一种文体的教学都没有固定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仔细研读文本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做到眼中不仅有教材,心中更有学生,要以积淀语文能力和培养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叶嘉莹. 迦陵文集(九)[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自序.
[2]M.H.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lnc,1993:285.
[3]赵希斌,杨思航. 中小学古诗词评点及教学建议[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9.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0年4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徐南;校对: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