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学习非常重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七分没学到。”可见,我们这一辈子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今天笔者在此撷取了一些关于要刻苦学习的“老人言”,字字均为至理名言,句句都是人生座右铭,愿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和共勉。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相信大家对汉朝时的大学问家孙敬的“悬梁”,和战国时期的大谋略家和政治家苏秦的“刺股”,这两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一定相当的熟悉了。那么,这两个“头悬梁、锥刺股”的感人故事,就是因为这两个始终觉得自己的学问很浅,需要认真努力加倍学习,才做出来的励志行为。因此,要做大事、成大业,就要有刻苦好学的志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因此,无论学问再浅,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相反,即使学问很高,但是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永往直前的志气,最终还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而且会落后于他人。
“若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厚的学问和高超的技艺,从来都不会是天生的,更不会从天而降,唯一的途径就是下苦功夫学习,才能获得和掌握。青少年时就身患绝症的霍金,克服了常人无法应对的困难,吃尽了辛苦,最终能够成为一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和证明。凡是成功者都必然要经历艰难困苦,因为勤奋和刻苦才是真正能够成功的敲门砖。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这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付出相应的努力,你才有成功的机会和可能。如果不思进取,不想学习,害怕困难,怕苦怕累,那么就永远也不可能具有高人一等的技艺。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发令枪,那么只有不断全力奔跑,并坚持到最后一秒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司马迁幼年时生活在母亲河黄河的边上,常常帮助家里放牧牛羊,耕种庄稼等,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更是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了许多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司马迁的格外勤奋,到了后来,有影响的史书几乎全被他读过了,甚至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在他的脑海中都有了个大致的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因此,最终才能够成就永载史册的《史记》的撰写的。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4岁时就失去父亲的欧阳修,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与他从小就起早带晚地认真刻苦地读书,用芦苇杆在沙地上不停地写字、画画是分不开的。如果你把自己跟那些人勤奋学习的名人大家比较一下,就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而且行得早,做得好,但是你如果好好对照一下那些成功者之后,方才知道,他们比我们还要早。因为他们深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个道理,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时不我待,早一点行动,才能早一点成功。朋友们,从今天起努力奋斗吧,像欧阳修那样,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早行人”。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