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献玉古文原文繁体字,宋人献玉文言文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08:17:09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于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其所。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宋国司城,掌管国家的工程)。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给雕玉的人看了,他认为是宝贝,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珍宝,你把玉当作珍宝。如果把玉给了我,那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珍宝,不如咱们各人都保存着自己的珍宝。”献玉人叩头说:“小人带着宝玉,不能穿越乡里,献出它是为了请求免于一死。”子罕把宝玉留在了乡里,让玉人给他雕刻加工,出卖后再让他回老家去。

宋人献玉古文原文繁体字,宋人献玉文言文赏析(1)

子罕这个人我以前没听说过,好像是当时宋国的一个贤臣,《论语》有个《子罕》篇,但是跟这个故事没关系,人家是从首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取了开头“子罕”二字做题目,大家别混淆了。有人看重钱财宝物,有人注重品德修养,古往今来都有不少例子,这种现象也不足为奇。但是,通过对比和比喻来说明,还是第一次听说,“以玉为宝”和“以不贪为宝”,很新颖,很巧妙,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子罕不仅不贪,还为献玉者解决了后顾之忧,他请工匠把玉石整理好了卖出去,让这个人带着钱回家,路上就不怕了。从故事中不难发张,子罕不仅为官清廉,还很有智慧,且善解人意,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也可以称得上是个“模范干部”了。

宋人献玉古文原文繁体字,宋人献玉文言文赏析(2)

赞叹之余,也有一点小小的疑问,玉石不好携带,但是钱也不好带啊,古代的金银或者铜钱,数额大了也很重啊,钱不是更容易被人抢么?不大明白这点,或者这块玉胚比较大,要用人抬或者车载,路上太明显了,换成钱当然也不少,但相对来说目标小一点?

而且这个献玉者挺贼的,他绝不是真心献玉,必有所图。子罕拒绝了他,他才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块玉虽然有运气得到,但没本事带走。再往后推理一下,献玉者既来献玉,就不可能不知道子罕的为人,明知道别人不收还非来送,图个啥?恐怕他的本来目的就是找子罕帮忙,处理这块玉:如果送出去了,说明子罕贪财,便可籍此谋个一官半职;如果不收呢,说明子罕为官清廉,那么顺水推舟,请他帮忙处理这块玉;有了当官的帮忙,玉的安全有了保障,找个工匠也不敢抬高价格欺负外乡人,真的是一举数得!

子罕的清廉让人钦佩,献玉者的小聪明也不容小觑啊。小故事大道理,每周一更,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