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婉转的意思,莺恰恰啼的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20:44:48

十二 文

1.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各书所说的名称小有不同,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这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名称。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了。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馥(音fù):香。菊花的清香和兰花的芬芳相对。)

2.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循吏传》。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地太守,为改变蜀地少数民族鄙陋的民风,他挑选品质优秀的小吏到京城学习政务,并提倡文教,在当地开办学校,提高文士的地位,结果蜀地百姓都闻风而化,民风大变。班固称赞说:“至今巳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到现在巴蜀地区喜好文雅之事,这都是文翁教育感化的功劳啊。)草偃(音yǎn),像草一样随风而倒伏;偃,原义为面朝天向后跌倒,引申指草的倒伏。下联是说春秋末年,晋国掌握国家大政的六卿之间因为权利的分争,勾心斗角,最后留下韩、赵、魏三家,到晋定公37年(公元前475年),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事史称“三家分晋”,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声诗》“瓜分”写作“三分”,不知所本,疑误。“瓜分”对“草偃”,极工。])

3.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的歌,所以他的灭亡十分迅速。)而圣明天子虞舜则弹五弦之琴,唱南风之歌,歌词里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是多么和熙呀,可以替我的百姓化解愤怒忧愁呀;南风的到来多么按时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物呀。)鄙,边境上的城邑;北鄙,代指北边边境地方的歌谣。薰,和煦;南熏,南风,代指南风之歌。迩(音ěr):近。

歌唱北鄙之地充满*伐之气的歌谣,吟咏南方充满和煦之味的曲调,近处听和远处闻相对。)

4.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界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说,巫峡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衡峰:湖南南岳衡山有峰名回雁峰,据说大雁冬天向南迁徙,至此峰便不再南行。贴:紧挨着。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平声,而中古是个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能和上联的平声字“哀”构成对仗。楚:春秋战国时江南的一个国家名,南岳衡山在其国土之内。巫峡夜深,猿猴朝着蜀地的月亮哀鸣嘶叫;早秋的衡山群峰中,大雁飞得高紧贴楚天的云。)

5.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羊车:羊拉的小车,多用于宫廷内部或供小儿乘坐。《晋书·胡贵娱传》记载,晋武帝喜乘坐羊车在宫内游走,羊车停在何处便在何处歇宿,妃子们为了争宠,在自己的门前插上竹叶、洒上盐水来吸引拉车的羊;《晋书·卫玠传》记载,卫玠年幼时乘羊车到市场上去,一城人都跑去观看,认为他漂亮无比。故后人以“羊车”代指君王或美童。鹤驾:题名为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上说,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喜欢吹笙,能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后来有个仙人浮丘生将他接上了崧高山。三十多年后,有人看见他骑着仙鹤停留在山巅上,几天后拱手与人告别离去。故后人多以“鹤驾”代指仙人或太子。矄(音勋):日落时的余光。)

6.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马燧:字洵美,唐大历年间人。他先跟从其兄马炫学习文学,后来看到天下动乱,便改学兵书战策,屡立战功,封北平郡王。此处仅以其字面与“羊欣”构成对仗。羊欣:晋和南朝宋之间的人,擅长书法和医术,宋时曾任新安太守。花朵鲜艳,竹子成纹)

7.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梁宰相:南朝的陶弘景隐居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今江苏西南部),曾辅佐萧衍夺取齐的帝位,建立了梁。萧衍(梁武帝)称帝后屡次征聘他,而陶氏不肯出山,国家有大事,武帝则入山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汉将军:东汉的冯异辅佐光武帝刘秀从王莽于中夺回刘氏天下,胜利后诸将争功,只有冯异一人独坐大树下,当时军中称之为“大树将军”。)

8.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道韫(音yùn):指晋谢安之侄女谢道韫。《晋书·列女传》记载说,道韫嫁与王凝之为妻,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与客人讨论问题,被客人难住,道韫欲为其解围,便在客人座前设一青色帷帐,坐在帷帐之后申张其小叔的观点,客人都不能难住她。嘉,认为……好、赞赏,此处作动词。文君:西汉蜀地大富翁卓王孙的女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文君寡居,因羡慕司马相如的才学,与相如私奔,开一酒店谋生,卓文君当垆买酒,司马相如则和雇来的人一起充当酒保。当,面对着。垆(音lú) ,酒店安放酒瓮酒坛的土台子。沽,卖酒。)

9.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美好的时光值得期待,北岭的梅花像雪一样洁白;丰收的年成有吉兆,西郊几千顷的庄稼茂盛的像云朵。)

10.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五典: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便附会为上古五位贤君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三坟: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便附会为上古三位贤君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11.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唐李杜:唐朝的李白、杜甫,均为著名诗人。晋机云: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均为著名的文人。鸠唤妇:据清郝魏行《尔雅·释鸟》“隹其,鳺鴀”下引三国时吴人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说,雄鹁鸠灰色,脖颈上没有彩色的羽毛,天阴下雨时则将身边的雌鹁鸠赶走,天将转晴时又大声鸣叫将雌鹁鸠唤回,俗语讲“天将雨,鸠逐妇”,就是指这种鸟。雁呼群:大雁在群飞迁徙时,经常鸣叫以互相呼应。雨过天晴,雄斑鸠呼唤雌斑鸠;下霜的寒冷的季节,大雁总是群居的生活。)

12.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周仆射:《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晋人周顗(音yǐ)很有名气,实际却志大才疏,作了仆射以后,好酒成性,经常一醉则三日不起,时人称之为“三日仆射”。仆射,官名,秦朝始设立,为主管武官骑射之宫。后来各朝沿袭此官职名,但职掌不一,宋以后废此官职。鲍参军:南朝宋的鲍照(字明远),擅长诗文,特别工于七言歌行体,因曾任临海王刘子顼手下的前军参军,故后人称他为鲍参军。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称赞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北朝的庚信,飘逸得像鲍照。)

13.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洵(音xún):确实、实在。众禽长:众多飞禽的首领。《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长羽毛的飞禽有360种,凤凰是它们的首领。狐威不假:《战国策·楚一》有“狐假虎威”的成语,此联从反面使用它,说老虎不必像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那样,是真正的百兽的尊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虎为“山兽之君”。[禽,主贴误作离。]有众鸟跟随,凤鸟确实是禽类的首领;不借助老虎的威风,狐狸怎能吓跑其他野兽,所以老虎才是百兽之王。)

莺啼婉转的意思,莺恰恰啼的意思(5)

十三 元

1.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鱼跃沼:《诗经·大雅·灵台》有“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周天子在灵沼边游玩,群鱼在池中翻腾跳跃),此联即从此脱胎而来。鹤乘轩:出自《左传》闵公二年。卫灵公喜欢仙鹤,所喂养的仙鹤享受大夫的待遇,可以乘轩车。后狄人入侵,战士们都说:让仙鹤去打仗,它们享受了俸禄,我们怎能打仗呢?后“鹤轩”借指得到的禄位。轩,一种曲辕有幡的车,按礼制只能由卿大夫或诸侯夫人乘坐,也泛指高大漂亮的车子。鱼跃出池塘,仙鹤乘坐轩车,酒胆和诗情相对。)

2.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范甑(音zèng):《后汉书·独行传》记载,东汉桓帝时,范冉(又作范丹,字史云)因牵连到反对宦官的事件当中,为避祸而逃出京城,靠卖卜为生,家中屡屡断粮,蒸饭的甑中都落满了灰尘,但他怡然自得,根本不放在心上。当时人称赞说“甑中生尘范史云。”袁门:袁安(宇邵公)为汝南汝阳人,主身严谨正直,为州里所敬重。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曾任楚州太守,平反冤狱,获释者达400余家。唐人李贤注解《后汉书·袁安传》,曾引用《汝南先贤传》的记载说:有一次洛阳下大雪,深达丈余。洛阳县令晨出巡视灾民,看见别人家都有人出门求食的脚印,只有袁安家门口无脚印。洛阳县令以为袁安已经冻死,推开门一看,见袁安冻得僵直地躺在床上,问他何以不出门求食,袁安答道:大雪天别人都粮食困难,不应当再去麻烦人家。生活贫苦的东汉名士范冉看淡对物质的追求,饥寒交迫的袁安能体谅邻居的苦衷。)

3.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芳草青青的渡口飘荡着一缕缕青烟,杏花村笼罩在迷蒙的细雨中。)

4.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言。(诣(音意):往、到。阙(音què):古代宫殿或墓门前大道两旁竖立的建筑物,后用以代指宫殿、皇宫。王通:隋人,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据杜淹《文中子世家》记载,王通“西游长安,见隋文帝”,献《太平策》十二策,以古论今,推崇用道德统一天下,“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从容自在地,就像将天下放在手掌中玩弄一样)。老子: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名李耳,字聃,故又叫李聃、老聃。据说他西出函谷关,为关尹(官名)喜(人名)著《道德经》(即《老子》),全文共五千字,此书后成为道家的经典。言,此处是“字”的意思。到朝廷去的王通,向隋文帝进献《太平策》十二篇;将要出关的老子,为函谷关尹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

5.妃子骑,夫人轩,旷野对平原。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妃子骑: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明皇令岭南每年用驿骑传送至长安,急如星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曾记其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夫人轩:又叫鱼轩,一种用鱼皮装饰的供贵妇人乘坐的车子。《左传》闵公二年记载有齐侯赠送给鲁国国君夫人鱼轩的事。瓠(音hú)巴:古人名(据说为楚人),特别擅长弹奏瑟,《荀子·劝学》说:“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鼓,弹奏。瓠指葫芦类植物的果实,也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为八音之一。伯氏:哥哥、兄长。《诗经·小雅·何人斯》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哥哥吹壎,弟弟吹篪)。“壎”为“埙”的异体字,吹奏乐器,参见九佳注。)

6.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此两联出自两首诗。上联出自《太平御览》所引南朝宋盛弘之的《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好,特地从江南折一枝梅花托人带给长安的范晔,并附诗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馥馥,香气扑鼻的样子。驿(音yì),驿站,古代国家设置的负责投递公文、转运国家物资、供来往官员休息的机构。下联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全文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闻到香气扑鼻的梅花就盼望送信的驿使,看到茂盛的芳草不禁埋怨离去的公子。)

7.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绝壁;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这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宋人苏轼(苏东坡)月夜游赤壁的事,见于苏轼《前赤壁赋》。苏轼所游的,实际是今湖北黄岗县长江边上的赤壁山(也叫赤鼻山,下有赤鼻矶),并非三国时东吴周瑜大败曹操处。赤壁之战真正的战场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的长江南岸。下联说的是晋石崇修金谷园的事。石崇(字季伦),曾任晋散骑常侍、荆州刺史等职,家豪富,性奢靡,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金谷水旁(旧称河阳)修建金谷园,其奢华程度,当时豪贵无人能与之相比。秋天傍晚的月亮明亮,苏轼月夜游赤壁;春天的早晨花朵开放,石崇建造金谷园。)

8.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龙池风沼:皆禁苑中池沼名。古琴底下有两个圆孔,上面叫龙池,下面叫凤沼。

9.刘向阁,李膺门,唳鹤对啼猿。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刘向阁:刘向,西汉人,字子政,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他曾总领一批人整理汉朝宫廷内部收藏的文献典籍,其校阅典籍的地方叫天禄阁,是朝廷的藏书之所。李膺门:李膺(字元礼),东汉人,桓帝时任司隶校尉。当时宦官专权,李膺与太学生首领郭泰联合起来反对,名气极大,太学生称“天下楷模李元礼”,以得到其接见为极为光荣的事,号为“登龙门”。唳(音lì):(仙鹤)鸣叫。东汉名士李膺很有才学,很受文人尊重,当时文人能受到他的接待为荣耀,喻为登龙门。柳枝在白天摇动,梅花在黄昏舞动。)

10.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桃李本无言:《史记·李将军列传》说:“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树李树自己不说话,但(由于其花美、其果甜)下边自然会形成因人来往而形成的小路。)

11.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齐蝉:晋崔豹《古今注》下《问答释义》说,齐国的王后因与齐王斗气而死,死后变成蝉,飞到庭树上哀鸣,齐王听到后悔恨不己,故后人称蝉为齐女。蜀鸟:相传战国时蜀王名杜宇,称帝,号望帝。后自以为德薄而禅位于鳖冷,逃隐而化为杜鹃鸟。古人有“杜鹃啼血”的说法,认为杜鹃鸟每年春天啼叫,叫到口中流血,使化为杜鹃花。傍晚蝉声齐鸣,年年秋天诉说着怨恨;杜鹃整夜啼鸣,年年春天伤心断魂。)

莺啼婉转的意思,莺恰恰啼的意思(6)

十四 寒

1.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淅淅:叠音词,风吹的声音。漙漙(音tuán)):露水很多的样子。《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毂(音gǔ):车轮上的一个部件,位于车轮中间,圆形,中有孔以贯穿车轴,外边用数根车辐将其固定在车轮的外缘上。引申代指车。绣毂,上面雕有花纹的车子。风声淅淅,露水重重,装饰精美的车和雕花的鞍相对。)

2.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蓼(音liǎo):草本植物,叶子略有辛辣的气昧,开浅红色或白色的花。种类很多,且中水蓼喜生长在河滩湿地。鱼在长满荷叶的池塘中嬉戏,白鹭站在长有的蓼花的沙滩上。)

3.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晋书·阮孚传》。阮孚为晋散骑常侍,终日饮酒,放浪不羁,曾以所戴的金貂换酒喝,遭到有司的弹劫。貂,金貂,原为汉代武官所戴的一种头饰,后来为皇帝服务的近臣如侍中、中常侍(这是本职之外另加的职衔)之类的官员也常戴它,不过其上加金珰,上附有像蝉的花纹,有貂尾作装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下联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时,齐人冯谖生活无着,经人介绍做了齐国之相孟尝君的食客。刚到时无人知道他的才干,所以享受的生活待遇很差,冯谖便靠着柱子,一边弹击着他的宝剑一边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长剑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后来孟尝君满足了他的各项愿望,冯谖也运用自己的智谋,使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得到空前的巩固,安安稳稳地当了几十年的相。铗(音jiá),剑柄。长铗,一种剑柄很长的剑,考古出土的楚器中常见;一说即长剑。要是有酒喝,晋朝的阮孚就不用借下金貂来交换;战国时期的冯媛没有鱼吃便弹剑而歌。)

4.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三同志·吴志·孙皓传》之注所引张勃的《吴录》。丁固字孟仁,在东吴任尚书,忽然梦见腹上长了棵松树,他就对别人说:“‘松’字拆开是‘十八公’,再过十八年我大概会升到三公的位置。”过了十八年,果真做了三公。下联出自《宋史·文同传》。文同,字与可,宋朝人,元丰年间曾任湖洲太守,故也称文湖洲。他善画山水,特别擅长画墨竹,曾说过:“画竹必先胸有成竹,不能节节叶叶为之。”倏(音shū)尔,双音词,一下子、飞快地。毫,野兽之毛,代指毛笔。三国的丁固梦见肚子上长了一颗松树;宋朝的文同擅长画竹,转眼间竹子就出现在他的笔下。

5.叔子带,仲由冠,郏鄏对邯郸。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叔子带:叔子,晋人羊祜之字。据说羊祜总管荆州军事十年,筹划灭吴,暗中开屯田、储军备,积极作战争准备,表面上却身不披甲,轻袭缓带,和吴将陆抗经常来往,收买江汉一带及吴地的民心。参见四支注。仲由冠: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子路性格鄙野,喜欢凭武力争斗,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形状的冠,身佩有公猪图案的饰物。)雄鸡公猪都是好斗之物,所以子路喜欢佩带。郏鄏(音jiárǔ):地名,即周之雒邑。据《尚书·召诰》、《史记 ·周本纪》说,西周的首都本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一带),周成王亲政之后,命周公营造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一带),成王亦曾到雒邑接受各方诸侯朝见,称其为东都。后来,周平王宜臼为了躲避西北少数民族犬戎的侵害,正式迁都至雒邑,史称东周,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开始。东周有十二个王都定都于此。邯郸(音hándān):地名,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市一带。春秋时为卫地,后属晋,战国时为赵国的首都。)

6.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元亮宅:元亮为晋诗人陶潜的字,陶潜在《五柳先生传》中说,他家宅旁有五棵大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仲尼坛:仲尼为孔子之字。《庄子·渔父》说,孔子曾经在缁帏之林游玩,休息时坐在杏坛之上,弟子们在旁读书,孔子则弹琴歌唱。后人附会庄子的寓言故事,便在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前筑坛栽杏、建亭立碑,指认此处即孔子讲学的杏坛。青翠的杨柳遮住了陶渊明的住宅;粉红的杏花映衬着孔子休息的杏坛。)

7.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海蟾:月亮的代称。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见《淮南子·精神训》),而月亮是从海中升起,故以海蟾代指月亮。碧绿的江水滚滚流逝,就像是青色的带子;圆圆的月亮挂在天边,皎洁的像白玉制成的盘子。)

8.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黑志对弹丸:黑志也叫黑子,指人体上的黑痣,弹丸指弹弓射出的泥丸,都是比喻(土地)面积很小的意思。南北朝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中形容梁元帝土地之小,说”地惟黑子,城犹弹丸”。“志”通“痣”。槛(音jiàn):栏杆)

9.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既:已经。阑(音lán):晚,将要完结。百辟(音bì):百位诸侯,很多诸侯。辟,天子和诸侯的通称,因为天子只有一个,而诸侯可以有许多,所以这里的“辟”是诸侯的意思。足足:象声词,凤凰的鸣叫声,此处代指凤凰。《宋书·符瑞志·中》说:“凤凰者,仁鸟也……雄曰凤,雌曰凰……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凤凰为传说中的神鸟,为百鸟之王,据说飞行的时候,有数万只鸟跟随着它。般般:形容词,身上有花纹的样子,此处代指麒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封禅文》中有“般般之兽,乐吾君囿,白质黑章,其仪可喜”(花纹美丽的仁兽,喜欢我们国君的花园,它白底子上面起黑花,那样子真可爱),所谓“般般之兽”即指麒麟。麒麟为传说中的仁义之兽,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蹄子像狼,头上有一角,为百兽之王。春天已经过去,夜色将晚,很多诸侯和众多的官员相对。)

10.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燕一》。战国时,燕昭王想延揽人才,问郭隗该用什么办法。郭隗说,从前有个君王想寻求千里马,悬赏千金,三年后,有人送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君王用五百金买下了死马的骨头。此事传出去以后,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于是燕昭王就用重金礼聘郭隗,别国的贤才听到此事,便纷纷来投奔燕国。好(音hào),喜欢。下联出自《后汉书》卷53《周黄徐姜申徒列传》。食猪处士指东汉人闵仲叔。他老病家贫,不能每天买肉吃,只好“日买猪肝一片”,屠夫有时嫌他买得太少而不肯卖给他。安邑县令昕说后,下令要宫吏每天买肉送给他。闵仲叔觉得很奇怪,知道真相后感叹地说:“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我闵仲叔难道能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连累安邑的百姓吗?)说完就马上从安邑搬到沛县去了。处士,有气节有才干但不出来做官的人。喜好千里马的国君曾经买下千里马的骨头,汉朝的闵贡只想吃猪肝。)

11.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璧,夏侯车上并潘安。(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郭泰传》。郭泰,东汉人,字林宗,学问渊博,善于言谈。他到洛阳拜会当时的大名士、河南尹李膺(字元礼),交谈之后成为知交。后来他回太原介休故乡时,京城的读书人有几千辆车送他,他和李膺同船而渡,送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一对神仙。下联出自《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字安仁)和夏侯湛都很漂亮,喜欢一起出游,当时人称之为“连璧”。连璧,连在一起的两块宝玉,此处喻这两个漂亮的人。李膺和郭泰都是闻名汉朝的名士,他们同乘一条船,送行的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对神仙;夏侯湛和潘安是闻名晋朝的美男子,他们常结伴而行,被世人称作连璧。)

莺啼婉转的意思,莺恰恰啼的意思(7)

十五 删

1.山磊磊,水潺潺,奉壁对探镮。(奉璧:这是说赵国蔺相如之事,见六鱼注。此处只是借用其字面意思和“探镮”构成对仗。探镮:这是晋羊祜之事,出自《背书·羊祜传》。羊枯五岁时,有天忽然叫乳母去取他平时玩的金镮,乳母说,咱们家没有这个东西呀!羊祜立即跑到隔壁邻居李氏家,探手到东边墙壁边桑树的树洞里,拿出了一个金镮。李家大吃一惊,说,这是我死去儿子丢失的东西,你为何要拿去?乳母赶来,将羊祜讲的话说了一遍,李家十分悲痛,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说李家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

2.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是说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事,见卷上六鱼注。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喜骑驴,曾说,我的诗都构思于灞陵风雪中的毛驴背上。下联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养有很多门客。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他在门客的帮助下想法脱身逃到了函谷关,但天色尚黑,关门紧闭,无法出关。孟尝君门客中有人会学鸡叫,他一叫起来,关卡周围居民家的鸡也跟着叫起来。守门的关吏以为己到了天明开关之时,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就顺利地出关逃回了齐国。驴子都疲倦了,孟浩然才经过灞水)

3.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北塞(音sài):北方偏远的地方。塞,边界、险要之处。玄豹隐南山: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苔子妻》。陶苔子经营陶器,凭借贪盗致富。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听说南山有一只玄色的豹子,隐息在浓雾之中,七天不吃东西,想要使它的皮毛润泽,形成漂亮的花纹。至于猪狗之类的畜生,不加选择地见东西就吞食,飞快地长肥,就被人吃掉了。陶苔子不听劝阻,其妻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后来陶苔子果真罪行暴露被*。连着几个夜晚风霜飞将,已经有鸿雁离开边塞;几个早晨浓雾弥漫,传说中的黑豹隐藏在南山。)

4.黄牛峡,金马山,结草对衔环。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黄牛峡:长江上的一个险滩名,在今湖北宜昌境内,滩边有黄牛山,上有黄色巨石,形状酷似人背刀牵牛的样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此处长江河道迂回曲折,当地民谣说:“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早上从黄牛山开船,晚上还是看见黄牛,走了三天三夜.黄牛还是像以前那样在眼前。)金马山:在今云南昆明市附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此山“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余里,其中即滇池也”。结草: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在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前命其子魏颗将其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未听从父亲的遗命而将此妾改嫁他人。后来晋秦交战,魏颗和秦力士杜回相搏,见一老人将地上的草打了个结,绊倒了杜回,魏颗便俘虏了他。后来晚上魏颗做梦,梦见那个老人对他说,我就是你将其改嫁的那个妾的父亲。衔环: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汉杨宝九岁时,见到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将其带回家,精心治疗喂养,过了百多天,才伤好飞去。当天晚上来了个穿黄衣的童子,说自己便是那只黄雀,是因王母的使者,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送给他白玉环四枚,说:佩上这玉环,能让您的子孙品质高洁,像这白玉环一样,做到三公这样位置的高官。昆山:即昆仑山,位于新疆、西藏之间。古人认为那里是仙人聚居的地方,出美玉。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东海康县一带。《后汉书·孟尝传》说,合浦郡不产粮食,但海中盛产珍珠,后来因为官员贪求无厌,珍珠都移往他处。孟尝为合浦太守后,革除弊政,禁止官员搜刮,珍珠又重新回到合浦郡的海中。昆山上产美玉,合浦海中产珍珠。)

5.阮籍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这是两个典故。上联阮籍之事见卷上四支注。《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小孩们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小孩们摘下李子一尝,果然苦涩不能入口。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嵇康去见他,阮籍才青眼相对。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见于《三国志·蜀志》。)后世便称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为白眉。下联见唐朝徐坚《初学记·十七·孝子传》。老莱子为春秋时楚国的隐士,相传他年龄将近七十时父母还健在,他经常穿着五色的彩衣,学着小孩玩耍啼哭的样子,逗父母开心。“老莱娱亲”是相传的二十四孝之一。著,此处音zhuó,穿上、穿着。三国魏时阮籍用眼白以示对礼法之士的藐视;楚国的老莱子穿着无色的彩衣逗父母开心。)

6.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栖迟:连绵词,隐居、隐遁的意思。草衣木食:以草为衣,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窈窕:连绵词,美好的样子。倾城女:本指能使国君昏乱而导致国家倾覆的漂亮女子,《诗经·大雅·瞻卬》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聪明的贤人能保住国家,狡猾的美妇能使国家倾覆)。后来也泛指漂亮女子,《汉书·外戚传》引李延年的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回头)倾人城,再(第二次)顾倾人国。”倾城,使全城人倾心(于她)。隐居避世的人,穿草衣,吃树上的果实;窈窕倾城的女子,鬓发盛美如云,容貌娇艳似花。)

7.孔北海,谢东山,使越对征蛮,淫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北海:指东汉末年的孔融(字文举),因汉献帝时曾任北海太守,故有此名。孔融门第高贵,擅长文学,为建安七子之一,因对曹操多有讥讽,为曹操所*。谢东山:指晋朝的谢安。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很有才干,但隐居东山,多次谢绝朝廷的征聘,四十岁才开始从政,因功绩卓著,做到了尚书仆射,掌管吏部,加封后将军,为晋朝的名臣。但他虽为朝廷重臣,隐居东山的志向始终没有改变,经常在语言脸色上表现出来。蛮:南方的少数民族。古人对四方的少数民族各有称呼,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淫声:超出正常限度的音乐。古人认为导致亡国的靡靡之音和男女幽会时的爱情歌曲都属于此类。濮上:地名,即濮水之上;有时用以代指淫靡歌曲产生的地方。《札记·乐记》郑玄注说,亡国之君商纣王曾命令其乐工师延作靡靡之音,后来师延投濮水而死;《汉书·地理志下》说,郑、卫两地之间隔着濮水,但青年男女经常在濮水边的桑间(本指桑林之间,后变为地名)幽会,唱爱情歌曲。阳关:汉代设置的关隘,为通向西域的必经之道,因其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裛(音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此诗情境极为动人,后来被收入乐府,反复吟唱,称之为《阳关三叠》,作为送别专用的曲子。在濮上能听到男女青年歌颂爱情的歌声,在阳关能听到人们送别的歌曲。)

8.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骁(音xiāo)将:勇将。骁,勇敢敏捷。仁贵:即唐太宗时勇将薛仁贵,他骁勇善战,使戟,身佩双弓,穿白衣,在出征辽东的战役中功勋卓著,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老莱:见前注。斑:斑斓、花色漂亮。英勇善战的白袍将军是名将薛仁贵,孝顺父母的彩衣老人是楚国的老莱子。)

9.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茅屋没有人,床榻上难免有尘埃;竹亭里有客人,美好的风景还留在窗棂间。)

网络运维:赵平华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