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有姓有名。姓是本源,名是符号。名可该,姓则不可易变。尽管名号谁都有,但通过名字可取益获利者,乃为少数。原因是你的大名的名气不够,让别人知道得少,没有广泛影响力,从而也就没有了可利用的商业价值。
沉默大多数人的名字就是个符号,不能因名得利。名和利本身就如一对孪生兄弟姐妹。只有有了名气的名,各种利才会缠着你。相反,一旦名声臭了,利则断。
所谓名是指人的名位和名声,所谓的利是指利禄和利益。名和利合在一起则是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所以说,合则名利,分则尽失。
《尹文子·大道上》:“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
《后汉书·种暠传》:“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唐 韩愈 《复志赋》:“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
自古至今,都是把利排在名后,而非利在前名在后。故此,世人皆知:名是因,利是果的道理。于是乎为了获利必先出名,成了某些先知先觉者毕生追逐的目标。图名不是目的,逐利才是最后想要的结果。
翻开历史的黄卷,隐隐约约的会在我们面前呈现“两个人”:名和利。记得,司马迁《史记》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句,就是说的求取功名的目的是为了“利来”和“利往”的这个道理。
无论是图名还是逐利都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这一原始的本能目的。只不过有了盛名之后,在名望的庇护下,得到的利禄和利益更殷实富有罢了。为钻进阶层的顶端铺平了道路,成为了令人羡慕和崇拜的精英一族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些人终生不为名不为利,只知奉献,甘心为人民服务。像焦裕禄、杨善洲等这样的好干部。他们的大名永远被镌刻在人民的心中。
有些人也曾经声名赫赫,但他们则是通过自己的“名望”,一心只想着自身的私利,绞尽脑针,使出各种手段,揩公家的油据为己有。虽获得了名和利,可同时也遭到了人们的质疑、诟病和唾弃。为名所累,为利所困,为私所失。
有人说,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既然是个名利场,就少不了为名为利追逐的信男信女。有的为名炒作自己的隐私,有的为名不惜投怀送抱,有的为名不择手段蹭热度保持自己的曝光度。
有的为利偷税*,有的为利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割韭菜,有的为利转身当网红卖假货,有的为利不顾自己的身份名声做虚假代言坑害消费者等。尝到因名得利的瘾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名利场中狂奔捞金。直至有一天名声尽毁,方知名和利不是生活的全部。
名和利是一把双刃剑,有时成就自己,有时则成为毁灭自己的利器。任何名和利都是自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能够被人们记住且不朽的只能是为国为民者。为己有度,为民无限,才不负一身的功名。
名可以包装,亦可以盗用。但为了利,极少数人不顾人格颜面,做起了欺世盗名的把戏。什么气功大师包治百病,什么祖传医学大师的秘方可以药到病除,什么某领域的专家可以让你发家致富等。当我们看到这些人被曝光揭穿后,他们无非是想收割韭菜的江湖骗子罢了。
朱熹曾说:“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对有些有名者,可信亦不可全信。尽信则不如不信。有些有名者身体力行,言论正当充满正义,令人信服;相反,有些有名者,靠着自己的名声,被利益主宰,满眼皆是钱,言行为利服务。
有些有名的人,不都是靠自己的本事累积挣取的。出名,除了可以包装之外,还可以靠祖父辈的资源名望的庇护而获取之。不是所有会写屎尿诗的作者都可以出名获利。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下。自古名者是非多,皆因是名副其实还是浪得虚名的争议。
当以私利为准星而博取名望的时候,名、名声、名望等本身的价值也就贬值,不那么值钱了。随着一些有”名“的人追逐利益的泛滥,他们身上的标签和符号,没有了以前的含金量和认可度。被虚名所裹挟的利终究有一天会丧失殆尽。
名声要比利更值钱。名声可以带来利,利从来不会产生好的名声。珍惜名声要比贪图利更重要。一旦名声没了,利也就随之化为泡影。这也是芸芸众生都喜欢争名的原因吧。
自古至今,都是把利排在名后,而非利在前名在后。故此,世人皆知:名是因,利是果的道理。于是乎为了获利必先出名,成了某些先知先觉者毕生追逐的目标。图名不是目的,逐利才是最后想要的结果。
翻开历史的黄卷,隐隐约约的会在我们面前呈现“两个人”:名和利。记得,司马迁《史记》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句,就是说的求取功名的目的是为了“利来”和“利往”的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