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說文》:“,坑也。从,从井,井亦聲。”段注云:“,阬也。阜部曰:‘阬,閬也。’《釋詁》曰:‘㕡,阬虛也。’與井部阱穽音同義異。謂穿地使空也。”[14]“阱”、“穽”見於《說文·井部》:“阱,陷也。从阜从井,井亦聲。,阱或从穴。,古文阱,从水。”段注云:“阱,穿地陷獸。”[15]可見,段玉裁以“穿地使空”訓“”而以“穿地陷獸”訓“阱”,這就是他所說的“音同義異”。其實早在明代,閔齊伋在《訂正六書通》中就把“”與“阱”、“穽”、“汬”並列,共同置於阱字頭下。《正字通》亦曰“、阱、穽同”。清人錢大昕、朱駿聲也指出,“”就是陷阱之“阱”的別體。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言:“阱,陷也。《一切經音義》引《說文》‘大陷也。从阜从井會意,井亦聲’。……《倉頡篇》:‘埳坑曰穽。’《廣雅·釋言》:‘穽,坑也。’《書·費誓》‘敜乃穽’,鄭注:‘山林之田,春始穿地爲穽。’《周禮·秋官·雍氏》‘春令爲阱擭溝瀆之利於民者’注:‘穿地爲塹,所以禦禽獸,其或超踰則陷焉,世謂之陷阱。’《禮記·中庸》:‘罟擭陷阱。’《魯語》:‘設穽鄂。’《孟子》:‘爲阱於國中。’《漢書·司馬遷傳》:‘及其在穽檻之中。’《後漢書·趙壹傳》:‘機穽在下。’字又作汫。”又云:“,即阱之別體。”[16]沈濤《說文古本考》“”字頭出按語說“《華嚴經音義》下云:‘,籀文阱字。’則古本此字爲井部阱字重文,二徐誤竄於此。”[17]可見,“”就是傳世古書中“阱”、“穽”、“汬”等字。尤爲重要的是,《華嚴經音義》指出,“”乃“阱”的籀文。
前引C組形體“
”,从又(手)、从歺、从井,與《說文》形體完全相同,正象手持鏟臿類工具開挖坎陷之形。省去手形的“”類形體,構字意圖亦十分顯豁。對於挖鑿阬陷的最終結果而言,形成一個大小、深度適中的坎陷,跟《說文》訓爲“坑也”的“”對應;對於挖鑿阬陷的目的而言,即坎陷野獸,這就跟《說文》訓作“陷”的“阱”(包括穽等)對應。上述兩個方面,就是段玉裁總結的“穿地使空”(坑)和“穿地陷獸”(陷),兩者是同一行爲的兩個方面,學界也稱之爲“名動相因”[18]。這種情形可以類比甲骨文中的“坎陷”之“坎”。甲骨文中的“凵(坎)”除了有名詞用法外,“還有動詞用法,掘地爲坎或是掘地而埋物其中都可以叫‘坎’”[19]。從這個角度看,把前引甲骨文形體釋作“”、“阱”、“穽”都是可以的。“穽”字,最早見於出土秦文獻,如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第5號簡和龍崗秦簡103號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