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形,這些“穽”字皆用爲“陷阱”之“阱”。“阱”字多見於出土的戰國三晉文獻,形體一般作“”,多用作姓氏或人名[20]。《說文》古文“汬”見於上博簡《周易》44、45號簡,屬於楚地文獻。因此,《說文》“阱”字下收或體“穽”以及古文“汬”皆來源有自,似是戰國時期不同地域所使用的不同形體。“阱”、“穽”、“汬”所从之“阜”、“穴”、“土”、“水”等顯然都是形旁,“井”是其聲旁。“”亦从“井”得聲,只是“井”又跟“又”、“歺”等會意,構形更爲形象、原始,從其與甲骨形體有密切的對應關係看,“”顯然是更爲古老的形體,後來的“阱”、“穽”、“汬”等形體,顯然是對其形符進行了一定的改造,這符合文字演進的一般規律。因此,唐代《華嚴經音義》指出,“”乃“阱”之籀文,似也不爲虛妄。鄔可晶先生在討論古文字中“疏濬”之“濬”跟“溝壑”之“壑”的關係時指出,“‘(㕡)’在較古的時候可能既是疏濬之‘濬’字,又是谷壑、溝壑之‘壑’字,一形兼爲二用。前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