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课文电子版,挑山工课文动画下载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0:04:13

课本,是民族智慧和文化延续的载体,是联通古今中外的文明之窗,是老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一代又一代孩子接受知识、塑造精神品格的重要来源。

提起关于山东的初印象,不少朋友会想起《论语》里的经典“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泰山脚下的挑山工、济南的冬天……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火遍全国的淄博烧烤让敦厚朴实的山东人拥有了潮流的“新皮肤”,那么,课本里的山东元素便是承载岁月人文的“老照片”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课本,见一见熟悉的“老朋友”。

思想的深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选自《论语》十二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挑山工课文电子版,挑山工课文动画下载(1)

作为“圣人故里”,历史上的山东名人辈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孔子这位光耀千古的思想巨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正因如此,《论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从《论语》便可看到他的人生格局和文教思想。

比如,他主张“启发式”教学,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论述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倡导“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学生要有踏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提倡“温故而知新”

又如,他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他倡导“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他力破传统,开私人讲学之风,开启了系统的教育之路。

在孔子的影响下,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在齐鲁大地代代相承,成为齐鲁文化主体精神之一。

泰山的厚重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选自《挑山工》(作者冯骥才),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挑山工课文电子版,挑山工课文动画下载(2)

“泰山归来不看岳”。五岳之首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代表,历来是文人墨客偏爱的华彩一笔。

古代的泰山,因帝王封禅祭祀而人尽皆知。今天,很多人则首先通过小学课本的《挑山工》认识了泰山。

这篇曾获“全国优秀散文奖”的文章,自1983年选入语文课本以来,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孩子学习它,并从中受到启发。

不少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特意到泰山旅游,和挑山工合影,成为泰山一道独特的“风景”。就连短视频平台上的热搜话题#泰山特种兵##泰山会制服每一个嘴硬的人#......也是天南海北的青年来泰山“打卡”发起的。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为了一睹课本中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代风华

说回这篇课文,“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冯骥才笔下的泰山挑山工,被形象地写入了教材中,刻进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里。

这是一群用苦力将货物肩挑手扛、抬上山顶的人。他们步伐坚定,脊梁坚挺,精神坚韧。冯骥才没有着墨于泰山的雄姿和胜景,而是把目光投向挑货上山的山民,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和惊人的毅力,赞颂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攀登精神。

冯骥才在课文的最后说: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它”指的就是挑山工的“攀登”精神,是干什么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往前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不只是冯骥才创作的那个年代需要“它”,任何时代都需要“它”。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苦力谋生的挑山工或许会消失,被其他形式代替,但挑山工的攀登精神不会泯灭。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也是山东人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品质体现。

济南的温晴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挑山工课文电子版,挑山工课文动画下载(3)

1931年春天,著名作家老舍在济南写下了这篇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济南的冬天》

人们对济南的印象,许多便来自这篇散文。老舍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就像当下时节,虽已步入初冬,济南却不着急换掉“秋装”,叶子不疾不徐地落着,初雪悠哉游哉地飘荡,景象依旧绚烂而多彩。

济南的“温晴”也正在这时显露。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在老舍笔下,独有的地理风貌,造就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他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气候,还喜爱其中包含的温和明朗的美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即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即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格,那便是“温情”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将其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他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不仅是《济南的冬天》,在山东生活的日子,老舍还创作了《趵突泉的欣赏》《青岛与我》《猫》等多篇散文,以及《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等多篇小说,写作素材都源自在山东各地工作生活及游历所感。其中,《趵突泉的欣赏》《青岛与我》《猫》等文章分别被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收录。

作家心中常怀诗和远方,下笔就是对向往的意境与现实的融合。如今,从课本上读到老舍对山东的深情告白,仍不禁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写在最后

前段时间,有个叫做#长大后才发现,语文课本里全是人生#的话题火了。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自己长大了才能读懂课本的感受。

课本很小,小到一篇文章,一句经典,一个公式;课本很大,大到立德树人,春风化雨,一生回味。

同经典为友,与圣贤为伴,和时代相融。齐鲁大地的历史名人、大好河山无不借由书本跳跃的字符和作者灵动的笔端向你挥手。

课本里的山东,不止一面;课本外的山东,大有可为。

再一次翻开课本,感受齐风鲁韵!如果能用脚步丈量,来一次说走就走的“Citywalk”,当然再好不过了。就像故地重游,和老朋友赴一场穿越时空的“约会”,途经四时风景,在步履匆匆中,去发现那藏在课本里的山东。

挑山工课文电子版,挑山工课文动画下载(4)

撰稿丨袁琳

图源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电子版、文旅山东

编辑丨周玉森

编审丨李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