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后面一句是,白发三千丈后面的诗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0:36:51

这样理解有没有根据呢?

我们已经说了“三”的“多”义。对这一点,人们谈得多,用以解释文言中的“三”字的注释也常见。这无疑是应该的。但是,对于“三”表示“少”这一面却很少注意。例如修订后的《辞海》《辞源》和台湾地区的《中文大辞典》等大型辞书,以及一般的古汉语字辞典,在“三”字下只列:①数目字,2 1;②表多数。这大概是因为清代学者汪中的《释三九》一文只强调了“三”的“多”义这个主要方面所造成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文献中“三”字的用法,只认准“2 1”和“多”这两项,有时就讲不通。例如:

(1)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

(2)毛先生(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又《平原君列传》、《留侯世家》等文也说到过“三寸舌”)

(3)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扬雄《答刘歆书》)

(4)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淮南子·说山训》。《战国策·秦策》也有类似语)

(5)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列子·杨朱》)

(6)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止三军之渴。(《尉缭子·治本》)

(7)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理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貌可憎,语言无味。(《世说新语·言语》)

(8)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胡诠《上高宗封事》)

对于第一例中“三”户之所指,古代注释家都想把它“落实”,于是为此争来争去。其实这句活不过是说“楚人怨秦,虽三户,犹是以亡秦也”(见《史记集解》)。第二例中的“三寸”是个“近似值”,说“三”,也是言舌小,这就和其功效之大(“强于百万之师”)构成强烈的对比。现在我们还说“三寸不烂之舌”,试体会一下其语感怎样?第三例也说“三寸”,指的是毛笔的头。毛笔的长度本应以笔杆为准,现在只计笔头,也是言其短小轻便。例四“三人为市虎”的含义,可以用《战国策·魏策二》所记载的一段故事加以注释: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可见这个“三”有最多不过三的意思,是使无变有的最低数字。

白发三千丈后面一句是,白发三千丈后面的诗句(9)

例五的“三亩”与“天下”形成对照。因为古代“一夫百亩”,古代亩小,百亩约合现在的二十多亩。在生产力低下的当时,“百亩”才能勉强维持五口之家的温饱。梁王要说明杨朱是在说大话,当然要以轻而易举的事例跟杨朱说的治天下极易进行对比,约合现在一亩来地的“三亩”乃极言其小无疑。例六的情况与此略同。第七例的“三日不读书”,无异于说士大夫不可间断了读书。如果改为说“一日不读书”,则下文“面貌可憎”云云就言过其实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无一日中断,如果说“二日”,则又嫌过于实在;还是说“三日”为好,利用了人们把“三”当作“少”的代表的心理。最后一例自不待言,三尺,言其幼小也。

看来,“三”在虚指时有“少”义这是确定无疑的。这样,不但《愚公移山》中的“三”字得以解决,就是像下面这类习见的例子,也应该重新考虑: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历来人们都不给这两个“三”字下注,似乎都被视为确数。其实孔子是说学无常师,老师就在你身边,哪怕三个人在一起,另外两个人中也必有可学习的。“三人”是可供选择的最低数字。如果说“二人行”,除去自己就剩下了对方一人,无异于说“人人皆师”,这并不符合孔子的社会观和伦理观。从表述上说,这里用“三”最准确。第十例的“三二年”,现在也还在说(有时说“二三年”),也就是下句“未为久”之意,也并不是非三即二的确数。

其实以“三”表“少”,在今天的语言中也还有,只是人们不大注意罢了。例如说“三寸金莲”,言旧时妇女足缠得小而已,“三寸”也是模糊的,三寸五、四寸也包括在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言其少,“两天”反而显其多,“三心二意”、“三斤半鸭子二斤半嘴——多嘴多舌”、“三两棉花四张弓——细细地弹(谈)”等等情况略同。“保定府三件宝:铁球、面酱、春不老”,“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兀剌草”,“沁县三件宝:鸡蛋、瓜子、王阁老”,数宝都以“三”为限,这恐怕不是偶然的。这些“三”是确指,似乎里头也带有言其多的意味,其实不然,还是言其少:物以稀为贵,说宝只有三样,这才值得骄傲(其实连这个“三”都有凑数的成分在),如果说“沁县千件宝”,也就不“最最最”了。

一个“三”字,既是“2 1”,又表“多”,还表“少”,生在千百年后的我们,遇到古文中的实际材料的确不好分辨。细想想,还是可以琢磨的。一个事物总有个比较合适的量(包括长度、数量、分量等等),“三”超过了它,即言其多;不足,就是说其少了。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推翻秦王朝、一般女子脚的长度等等均非三夫、三户、三寸所能满足,偏说“三”,用意就显然了。

既表“多”又表“少”是矛盾的,但是仅就古代语言自身而言又是合理的:事物总是相反相成的。当先民刚刚识数,还不能数到十时,“三”就是个大数;待数目掌握得多了,生活中的事物动辄以千数、以万数时,“三”又几乎是最适合表达“少”义的词儿了。这里头有辩证法。

这篇有趣的文章,出自许嘉璐先生之手,收录于《古语趣谈》。

用阅读传递信心,用知识做好防护。中华书局积极响应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起《数字阅读行业战“疫”倡议书》,目前在当当、京东、多看等平台上开放约240种电子书,供大家免费阅读。只需下载应用,进入主页的限时免费专区即可挑选。

白发三千丈后面一句是,白发三千丈后面的诗句(10)

白发三千丈后面一句是,白发三千丈后面的诗句(11)

白发三千丈后面一句是,白发三千丈后面的诗句(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