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了不死药吧,这是诗人的代入假想。关于嫦娥盗药,我们看一个最常规的故事版本:要说清“嫦娥盗药”的故事,我们先得从“后羿射日”的故事说起。《淮南子·本经训》里记载的故事叫“大羿射日”,并不是“后羿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其实,在远古的夏朝,东方族有穷氏的首领大羿善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大羿所逐。太康死后,大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大羿之手。但大羿只顾四处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大羿确有其人,这是后来神话里后羿的人物原型。
(射日的后羿)
神话传说里的“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是天帝的儿子),烧得草木、庄稼全部枯焦,后羿为了救百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死了猛兽毒蛇,为民除害(就是上面的故事),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是大英雄啊。一天,后羿去树林里打猎,遇到了西王母,于是后羿向她求了一颗仙丹,仙丹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羽化飞仙,后羿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于是不吃,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却起了贪心,偷偷把仙丹吃了,于是飞到月亮中当神仙去了,一方面获得了长生不老,一方面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丈夫。其实这件事真按一般的套路去理解也好理解,地上的百姓当然爱戴后羿,但是天帝两口子不开心啊,他的十个儿子被后羿射死了九个,于是,西王母就下凡送药那一刻,其实就是打算拆散后羿一家的。
说远了,回到这首诗,嫦娥后悔没有我们不知道,因为长生不死和美满的爱情婚姻生活哪个更重要,嫦娥有自己的想法。诗人替嫦娥想了,当她一夜不眠,清晨望向凡间,她有没有想起那个奔跑在山林、跳跃于溪涧、箭法如神的凡人丈夫呢?诗人认为她应当后悔,因为虽然成了仙子,飞奔到了月宫,成了长生不老的神仙,但终归从此孤居广寒宫,寂寞无伴,这该是多么冷清无趣啊。“碧海青天夜夜心”,于是诗人替她着想,在天上的年年月月、暮暮朝朝,空对着碧海青天,每个孤独的夜晚,每个不眠的清晨,该是多么的冷清,多么的难以排遣啊!
(羽化飞仙的嫦娥)
生发开来我们想,这个寂寞难遣,彻夜不眠的主人公是谁呢?诗人没有说,可能是他的意中人,这个意中人,因为修道要摒弃平常人的生活辜负了诗人;又或者是她的意中人跟人私奔之后过得并不好;也可能是诗人自己,为了某种生活中的选择(李商隐选择了令狐楚做自己的老师,其实不经意已经是在朝局上的“站队”,而又选择王茂元的女儿做自己的妻子,又是一次朝局上的一次“站队”,无奈的是,这两次“站队”站在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他的一生从此改变),而影响自己走到了某种境地,他是有悔意的……李商隐的诗向来晦涩,我们先只读字面意思,字面后面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必强求。
(夹在牛李党争中终生潦倒的李商隐)
其实,人世间的事,大多是不能两全的,“悔偷灵药”固然没用,选择某种生活,常常就意味着放弃另一种生活,精神上力求高雅,或许就要承受物质上的贫穷,因为曲高就必然和寡;要摆脱尘俗,追求高洁就必然更加孤独,因为“高处不胜寒”,清高与孤独是双胞胎。但李商隐这首诗的好处在于,他把这种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心于流俗,又难以忍受高雅带来的寂寞煎熬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说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话,他表达的思绪,天然带着从高向下的俯视视角,有一种悲悯、伤感的天然美,他讨论的是万古无法解开的难题,是恒久难以掩去的悲伤!
难怪,读唐诗读到这一首通篇都不写孤独的诗,却让人感到彻骨的孤独!
(【唐诗闲读】之121,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