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火烧赤壁原文,火烧赤壁原文古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08:36:11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在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一大题材是有关怀古咏史的,即追忆念怀往昔岁月、描写叙述古迹史事等的古诗词曲。常清君在此陆续与大家共同赏析其中佳作。

这次赏析的是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赤壁》

杜牧(公元803年—852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其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他诗、文均有盛名,其文章以《阿房宫赋》最为经典;其诗歌经典的就太多了,比如《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比如《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再比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借东风火烧赤壁原文,火烧赤壁原文古文(1)

再比如这次赏析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国赤壁古战场

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

折戟:折断了的戟,比喻惨重的失败。戟,古代一种兵器,把矛和戈结合于一体,具有刺*和钩*双重功能。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打磨洗净。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著名历史古迹。

二乔:汉末时期著名长者桥公的两个女儿,分别为大乔(桥)、小乔(桥),本姓为“桥”,亦可作“乔”。

借东风火烧赤壁原文,火烧赤壁原文古文(2)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故事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

诗中题目所提及的“赤壁”,地处今湖北省东南部的咸宁市,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是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主战场。

折戟沉沙喻惨败

先来看诗中的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意思是说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兵器,沉没在水底泥沙中,还没有被完全销蚀掉,经过作者自己多次反复打磨冲洗之后,鉴别出这竟然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关于这支三国时期的古兵器“戟”的材质,作者已经在诗中确切说明了是铁制的。

借东风火烧赤壁原文,火烧赤壁原文古文(3)

现代科学早已经证实,铁这种金属中的铁分子,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分子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氧化反应而导致生锈,更何况还是长达数百年(赤壁之战发生于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距离杜牧所在的晚唐时期,至少已过去600多年了)之久的被埋在水底的泥沙中。

过去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文物,还能有幸被作者发现打捞出来,并经过打磨冲洗之后,鉴别出是600多年前古赤壁之战的历史遗物,常清君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当时的兴奋之情(不是那种准备拿去拍卖行高价拍卖的心情哈)。

借东风火烧赤壁原文,火烧赤壁原文古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