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的感悟,麦穗的哲理和意义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14:31:53

三、故事到底是否完美

既然故事是真实的,讲述得也合乎逻辑和当时的语境。那么,是否就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呢,我想不是的。最起码讲的不够完整。

关于这一点,从颁奖委员会发表的颁奖词里就能看出端倪。

由于颁奖词太长,没办法全文照抄。我只好冒着”断章取义“之嫌,摘录其中两段: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了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娃》。

我没经历过吃童子肉的年代,也没听说过这种事情。但没经过和没听说不等于就不存在。也许莫言是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只是用它来隐喻当时的残酷程度。因此对其真伪没必要辩析。

但是,计划生育是那个年代我们的基本国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如今已恢复了二胎生育,但由于国情不同,并不能说明这个政策在当时是错误的,而且至今也没有被否定。

可见在诺奖评委的眼里,对我们的国情还是不太了解,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

莫言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母亲们,令二十世纪中国的残酷前所未有如此赤裸地呈现,向我们展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以及那里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们。

在这里,评委们打了一个马虎眼,把我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二十世纪混为了一谈。殊不知,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满目疮痍一穷二白,也确实出现过荒诞和陋习。但那只是在极为困难的特定历史时期,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

而诺奖评委把它统统断定是一个没有真理,没有常识,没有怜悯的国家。这个国家里的人民,也是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这种认识明显是以偏概全的!

看到评委的这段话,也让我马上想到那个打了莫言母亲吹着口哨扬长而去的施暴者,几乎就是给上述评委讲话的一个注脚。

麦穗的感悟,麦穗的哲理和意义(17)

相信每一位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会有一个共识:我们虽然经历了那个时期的苦痛和曲折,但是我们也确实享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而今天的成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决不是,而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得来的,自然也包括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所以,我本人不完全赞同诺奖评委给予的结论。因此也认为莫言发表的获奖感言有不完整,不全面的瑕疵。

麦穗的感悟,麦穗的哲理和意义(18)

四、到底应该怎么讲“捡麦穗”的故事

前面说过,莫言讲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也是符合逻辑和诺奖颁奖这个语境的——故事本身没有毛病,也完全可以讲。

但是,不应该就故事而讲故事,而应该把故事发生的源头讲清楚,更应该把故事发生后的变化讲清楚。这是一个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作家应该具有的责任义务和担当。

麦穗的感悟,麦穗的哲理和意义(19)

因为是在困难时期,才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丑陋。这虽然是客观事实,但也说明了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艰难曲折。而我们正是战胜了这种艰难曲折,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文学作品揭示丑陋并没有错。知耻而后勇,只有敢于面对错误,才能激发前进的动力。回避只能是下策,并非是什么高明的举措。

但应该还有积极的一面。

因为获奖感言不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而是在描述现实生活,理应跳出作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指点江山。只说一面,不说另一面,只揭露鞭达丑陋,不展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不是唯物主义者所应持有的态度。

麦穗的感悟,麦穗的哲理和意义(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