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乡愁全文并赏析,乡愁席慕容诗歌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16:48:52

席慕容乡愁全文并赏析,乡愁席慕容诗歌原文(1)

乡愁,是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在人类的意识里,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名字或符号,而是由许多具体景物、场景、人物和故事构成的精神家园,是被赋予了许多情感和记忆的心灵乐土。苏联名言说过,一个人绝不应该忘记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块土地。

乡愁,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余光中的乡愁是他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小小邮票;席慕容的乡愁是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北石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离乡越远、思念越长的线,而鲁迅的乡愁则是现实与理想巨大反差中清醒的幻灭和沉痛的思索。

鲁迅于1919年12月从北京回老家绍兴探亲、搬家并接母亲等人到北京,因对最后那次回故乡感触颇深而于1921年1月作《故乡》并发表于《新青年》。他用"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主线贯穿全文,并将主线的景物、人物和场景等表达得淋漓尽致。

席慕容乡愁全文并赏析,乡愁席慕容诗歌原文(2)

一、鲁迅的乡愁是精神家园破碎的失落和悲凉

故乡的远景。"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作者开篇开门见山的直奔故乡的主题。在"我"遥远的记忆里"故乡好得多",有着"他的美丽、他的佳处",但走近一看,却与儿时的记忆胶片完全相反:"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一幅衰败、寥落的景象。

故乡的近景。强烈的故乡今昔对比让"我"甚感悲凉,只得用"故乡本也如此"来聊以慰藉。也许时隔久远,故乡美好已茫不可寻,儿时记忆已经泛黄且疏落得"没有影像、没有言辞"。走近一看:"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由远及近的景物描绘,更让故乡增添了破碎的凄凉。

近乡情更怯。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虽然心情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但现实却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近乡的心情或许更为复杂,有雀跃、有胆怯,也有怀疑,这种心情折射出"故乡终是回不去了"的悲情。作者20年后回到故乡触景生情,又因情哀景,情景交融、相辅相成,更增添悲凉气氛。

席慕容乡愁全文并赏析,乡愁席慕容诗歌原文(3)

破碎的悲凉。故乡是一个人土生土长的地方,儿时美好的生活背景必会深深烙进记忆底层不可抹去,并凝练成生活经验长成生命的根。所谓的故乡情结,不仅意味着时间的的无限旷邈,空间上的广袤辽阔,更隐含人与人心灵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

故乡是人一生中最温情的精神家园,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精神家园的破碎。而现代知识分子的最痛苦的心路历程,是深厚的乡土情结和现代文明性渴望之间的纠缠。所以,鲁迅这里的乡愁是儿时精神家园破碎的失落和悲凉。

二、鲁迅的乡愁是对人与人之间心灵隔膜的感伤和哀泣

少年的闰土

少年闰土的出场源于母亲不经意的提起,唤醒作者心底尘封的记忆: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海边沙地,一片碧绿的西瓜地,一位十一二岁、颈带银圈、奋力刺猹的少年所有这些美好的元素构成了一幅鲜活灵动的月下英勇少年看瓜图。

席慕容乡愁全文并赏析,乡愁席慕容诗歌原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