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地处太行山腹部,四面群山环绕,相对来说比较闭塞。也正因为如此,平定方言中保留了众多的古声、古字,承载着太多历史文化信息,堪称语言演变史上的“活化石”。
或许是历史太过古老,或许是文化太过厚重,有时候,家乡一些方言真的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怎么也“闹不机密”。
山西平定天宁寺双塔
比如,擦脸擦泪擦桌子,不叫“擦”,而是叫qiè(音窃)。这个qiè字到底该怎么写,多少年来,可把乡人愁坏了,《康熙字典》都翻烂了,到了也没找到。
其实,这个字一直就在《康熙字典》里躺着呢,但它没有呼呼睡大觉,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广为人们所使用,它就是“揩”。
一揩,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作kāi(音开),意思的擦抹,常见的组词有“揩拭”“揩抹”“揩桌子”等等。还有一个词非常流行,差不多尽人皆知,叫“揩油”,意思是比喻占别人或公家的便宜和好处,也指风月场所男人对女人的轻佻行为。
上海老城区弄堂
“揩油”是个方言词,上海人经常说,所以有人认为这个词是上海人发明的。的确,“揩”这个字,基本不见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多在苏沪一地的方言口语中使用。
苏州人说话软软的,他们把“揩”字读作ka(音咖),“揩面,揩布,揩台子”,听上去燕语莺声一样,令人春心荡漾。
“揩”这个字非常古老,早在东汉时期就见于典籍了。《文选·张衡〈西京赋〉》:“揩枳落,突棘藩。”唐代李善注:“《字林》曰:揩,摩也。”
《字林》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晋吕忱撰,七卷,今已佚。三国魏张揖《广雅》亦曰:“揩,磨也。”意思都差不多,即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