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简介30字,孟子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00:25:23

11.14人之于身也兼所爱

11.14[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①。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②!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③。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④。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⑤。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⑥。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⑦。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⑧!”

11.14[通释]

孟子说:“人对于自己的身体什么都爱惜,什么都爱惜就什么都养护。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儿的皮肉不爱惜的也就没有一丁点儿的皮肉不养护的,因此考察他是好人还是不好的人难道还有别的吗,考察他对自己选择什么来养护就是了!身体有娇贵的部位有不娇贵的部位有小的方面有大的方面,不要因护养小的方面妨碍了大的方面,不要因保护不娇贵的部位妨碍了保护娇贵的部位。养护自己身体小的方面是格局小的人,养护自己身体大的方面是格局大的人。比方说有园林管理员在他管护的园林里舍弃那梧桐树楸树养护那酸枣树刺棘树就是格局低下的园林管理员。养护一根手指如果失去臂膀脊背却没有意识到,就是残废人一个。吃吃喝喝的人就会让人们小瞧他,因为他们养护小的方面而失去了大的方面。如果吃吃喝喝的人没失去什么,那么吃饱了肚子难道就为了使尺寸的皮肉舒服吗!”

11.14[注释]

①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人对于自己的身体什么都爱惜,什么都爱惜就什么都养护。之,放在“人”与“于身”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于,对于。身,自身,自己的身体。兼,兼顾,即全涉及到。所爱,爱惜什么,爱惜的东西。所养,养护什么,养护的东西。

②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儿的皮肉不爱惜的也就没有一丁点儿的皮肉不养护的,因此考察他是好人还是不是好人难道还有别的吗,对自己选择什么来养护就是了。尺寸之肤,一丁点儿的皮肉。尺寸,强调的是“寸”一丁点儿。肤,皮肉。焉,兼词,于是,即“对自己”。考,考察。其,不确指代词,他,某人。善不善者,是好人还是不好的人。于,对于。己,自己。取之,选择什么来养护。而已矣,就是了。

③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身体有娇贵的部位有不娇贵的部位有小的方面有大的方面,不要因护养小的方面妨碍了大的方面,不要因保护不娇贵的部位妨碍了保护娇贵的部位。贵,娇贵的部位。贱,不娇贵的部位。小,小的肢体,小的方面。大,大的肢体,大的方面。

④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养护自己身体小的方面是格局小的人,养护自己身体大的方面是格局大的人。小人,鄙陋之人,格局不够的人。大人,境界高格局大的人。

⑤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比方说有园林管理员在他管护的园林里舍弃那梧桐树楸树养护那酸枣树刺棘树就是格局低下的园林管理员。今,比方说,开始设事讲道理。场师,管理园林的人。梧槚,梧桐树和楸树,指优良树木。槚,音jiǎ。樲棘,音èr jí,酸枣树和刺棘树,指劣质树木。焉,兼词,于是,即“在他管护的园林里”。

⑥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养护一根手指如果失去臂膀脊背却没有意识到,就是残废人一个。“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回到打比方上来。前一个“而”,如果。后一个“而”,却。知,晓得,意识到。则为狼疾人也,判断句。狼疾人,残废人,不健全的人。疾,通“藉”。

⑦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吃吃喝喝的人就让人们小瞧他,因为他们养护小的方面而失去了大的方面。饮食,吃吃喝喝。贱,使动兼意动,使……认为……贱。以,作用同“而”。

⑧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吃吃喝喝的人没有失去什么,那么吃饱了肚子难道就为了使一丁点儿的皮肉舒服吗。无有失,没有失去什么。口腹,填肚子,填饱肚子。适,舒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舒服。为,介词,为了。

11.14[解读与点评]

本章中“人之于身”的大与小贵与贱说的实际是人的思想境界、做人格局的高与低。

“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中的“狼疾”为何意?不管“疾”是否通假“藉”,都是“残疾”“残障”乃至“智障”之意。“肩背”已失,不是“残疾”是什么;“失其肩背而不知”不是“智障”是什么!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中的“饮食”“口腹”与“适”是何意?“饮食”“喝吃”也,即“吃吃喝喝”也。“口腹”“由口入腹”,“吃饱”也,“填肚子”也。适,“舒适”也,使动用法,“使舒适”。句子中本有“只”的意思,并不是“适”通“啻”也。“那么吃饱了肚子难道就为了使一丁点儿的皮肉舒服吗”是什么意思?这是反问吃饱了肚子难道就为了使口感觉香一下使肚子感觉饱一点儿吗。

下面分析一下“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的语法成分:

[则]口腹适<为尺寸之肤>哉

这里“则”为状语,“口腹”是主语,“适”是谓语,“为尺寸之肤”是介宾短语作补语。“岂……哉”是特殊成分,不划入句子成分中。

为什么本书将有的“今”解释成“比方说”?这的确是一种设事说理。通俗一点儿说是编故事讲道理。孟子善于用编故事的方式说理,有的故事使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了,有的故事是为了避免伤人的语言出现,因闪烁其词,反倒过于绕让人难于理解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