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里的插图
可是刘累由于失误,导致了一条龙死亡,并且刘累还将这条死龙做成了饭菜,献给了夏帝孔甲,据传孔甲食用后非常满意,其后,孔甲出行,需要龙来驾车,刘累见瞒不过去了,就畏罪潜逃,并改名“范姓”,也就是现在范氏一族的祖先。
刘累逃跑后,孔甲又找到了一个叫师门的人给他养剩下那条龙,师门的养龙技术据说不错,那条龙也被他养得很好。
在《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豢龙氏和御龙氏所养的龙有以下特点,水陆两栖、比较娇贵(需要专业人士饲养),可以驾车和食用,那么这是否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动物呢?
仰韶墓葬龙
这两代养龙家族没落后,其后古籍上所记载的龙,逐渐变得越来越神奇,1987年,考古学家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墓葬里发现了一个用蚌壳摆成的“龙”图案,并且在山西出土了龙纹陶盘,可以看到那时的龙嘴里布满獠牙,和鳄鱼有些相似,但是我们知道我国本土的扬子鳄根本就长不到那么大的个子。
陶盘里的龙画
在1998年长江“蛟龙渡劫”以前,在史书上就记载过,蛟龙曾数次出现在长江边,汉武帝南巡时,曾经射*过一条蛟龙,后人为了记载这一事件,把这个地方命名为“射蛟台”。
据晋朝学者郭璞的记载,汉武帝所射*的蛟龙,相貌描述更接近于鳄鱼。
频频出现的“龙”在明朝时期,云南大理人张继白曾在他的书中描述了“蛟龙渡劫”的全过程。
当时正是明洪武13年,张继白在滇池边的崇圣寺游玩,忽然雷电交加,大雨顷刻而下,有寺内小沙弥报告,在附近的双鸳溪,有蛟龙飞升,而张继白正看到了一条蛟龙击水30米,直飞冲天,被雷电击中落地,随之云歇雨住,晴空万里。
坠龙的插画
其后,张继白仔细观察了那条外形与蟒蛇相近的蛟,大约身长三丈九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2米左右,鳞片大如簸箕,通体金黄,其后,村民将其开膛破肚,分而食之,炼油脂数百斤用以点灯,蛟皮被制作成鞋子,连骨灰都被当做肥料。
张继白在书中记载,这条蛟龙运气太差,据传若蛟龙渡劫,常人见到,如果说“好大一条龙”,就可以修成正果,若是人说的是“好大一条蛇”,那就渡劫的蛟就会身死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