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少年游原文,少年游润州作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17:52:37

古往今来,咏物的诗词,非常之多,有很多佳作甚至给作者带了许多风雅的外号,比如宋祁因为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深得杏花神韵,而被人誉为“红杏尚书”;再比如,杜牧因为一首歌咏紫薇花的诗,而被后世称为“杜紫薇”。可见,咏物若得其神韵,极易流传千古。

晏殊少年游原文,少年游润州作原文(1)

木芙蓉,又叫芙蓉花,是一种开花十分清新美丽的植物,其花语是纤细之美、贞操、纯洁。咏花的诗词很多,但是咏木芙蓉的却不多,能写得有神韵的,便更加少了。但是晏殊下面这首《少年游》,正是歌咏木芙蓉的佳作。在秋风萧瑟、落叶纷纷的时节,芙蓉花却开放得格外耀眼和鲜艳,这种不畏寒霜的木芙蓉形象,用来象征着坚贞、高洁的爱情便十分生动,所以词人要特意将其留赠给自己的那个心上人。

少年游

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开头三句是写景之语,写重阳过后景色发生的变化,西风起、庭叶落,渲染了一种秋季萧索的凄凉气氛。接着笔锋一转,在这凄清的景色之下,秋日清晨时节,芙蓉花开放的格外美丽,黄色、白色、淡红色,簇拥在一起,淡雅明亮,令人赏心悦目。上片其实整体采用了一个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更加显得木芙蓉在清秋时节不畏霜寒的可贵之处。

晏殊少年游原文,少年游润州作原文(2)

下片前三句写木芙蓉的生长环境,是“霜前月下”,没有像其他花儿那么舒适,在清霜明月之下,那红色的花朵、黄色的花蕊,如此的鲜艳明丽,仿佛让人感到春天都要回转了。“明媚欲回春”,是看到芙蓉盛开后作者的感叹之词,花的美好,似乎能够将萧索的秋天变为温暖的春天了。结尾两句,承接全词:不要将这美丽如玉般高洁的花儿随随便便就摘下来了,还要把它留着赠送给自己的意中人呢!词到此处,因花及人,以人惜花,让人分不清是惜花还是惜人,实为全词的点睛之笔。

晏殊少年游原文,少年游润州作原文(3)

这首咏物词的佳作,在咏叹木芙蓉花的同时,也注入了词人自己独特的感情。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的花儿赠给意中人,实际上是作者对于高洁品德的赞赏和肯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