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最后结果,二桃杀三士总共几个桃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01:32:28

“二桃*三士”这个成语,讲的是齐国名臣晏婴,用计谋帮助君王除掉三个功高盖主的功臣的故事。现在咱们来脑洞一个问题:晏婴在使用这条计策的时候,为什么会用两个桃子,而不是两块金子,或者是其它更贵重的东西呢?

我们先来把这个故事简单回顾一下。

二桃*三士最后结果,二桃*三士总共几个桃子(1)

(影视中的齐国三将)

齐景公有三名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名大将自恃有功,炫耀武力,不把晏婴等文臣放在眼里,甚至也不把齐景公放在眼里。

晏婴看出了齐景公的担忧,便准备帮助齐景公除掉三人,于是设立一个局,通知三位大将前来,说要奖赏他们。三人来后,齐景公让拿出奖赏之物,原来只是盘子中装的两个桃子。晏婴假装为难地说,园中成熟的桃子只有两个,你们自己看看谁的功劳最大,谁就吃桃子吧。

公孙接首先说,我曾搏*过野猪和老虎,有资格吃个桃子吧。于是拿起桃子。

田开疆接着说。我曾两次率军打败过来犯的敌人,我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又拿起了另外一颗桃子。

盘子中的桃子转眼就没了,古冶子非常生气,说,我曾随国君过河,一只大鳖差点就要了国君的命,是我冒着生命危险苦斗并*死大鳖,救了国君的命。而我这样的功劳,居然没有吃到桃子,太过分了。说着拿出宝剑指着公孙接和田开疆两人。

公孙接和田开疆听后,惭愧地说,确实,古冶子的功劳比我们大,而我们竟然还先拿桃子,实在惭愧,于是相继自*。古冶子看到两人自*,后悔不已,说,我们三人原本情同手足,我却为了争功,逼得两人自*,我还有啥脸活在世上?于是也举剑自*。

二桃*三士最后结果,二桃*三士总共几个桃子(2)

(晏婴)

这样,晏婴用两个桃子*掉了三个居功自傲的大将。

回到我们的问题,晏婴使用这个计策的时候,为什么要用两个桃子,而不是用两坨金子,或者是其它更贵重的东西呢?

据考古研究,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已经有桃核出土。先秦的典籍中,《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随处可见关于桃子的记载。由此可见,桃子在当时是极平常的食品。就算是国君赏赐,因为当时的国君并没有后世皇帝那样的威权,因此,也并不觉得就很尊贵。

照理说,应该选用两个更贵重的东西,才能引起三人的争斗,实现差额赏赐的目的嘛,晏婴为什么会选及普通的桃子呢?

其实,恰恰是选择了桃子这种普通食品,才实现了这个目的。可以说,晏婴对三个大将的心理变化,是掌握得一清二楚的。

当三个大将兴冲冲跑来,看见国君赏赐他们的,只是普通的桃子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心理呢?《晏子春秋》是这样记载的:公孙接仰天而叹曰:“不受桃,是无勇也……”

二桃*三士最后结果,二桃*三士总共几个桃子(3)

(二桃*三士)

也就是说,公孙接当时的想法是,原来赏赐的是普通的桃子,我们要不吃,意味着我们瞧不上国君,意味着我们没有胆量。所以他就随便地说了他的功劳,拿起了他的桃子,表明他“有勇”,也并不轻视国君。

公孙接拿了后,田开疆的心理就变了,当时他肯定没去想古冶子,他只是比较了一下公孙接的功劳,觉得自己的功劳比公孙接大多了。既然公孙接可以拿,那他肯定也可以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晏婴肯定十分了解三人的性格,知道公孙接和田开疆是急性子,肯定会先拿。而拿了以后,事情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的桃子已经不是平不平凡的问题,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了象征,成了功劳大小的象征。古冶子功劳最大,却因为性格沉稳,没有拿到桃子,也就是说,被认为功劳比别人都小,他的情绪就非常激动,所以就当场翻脸。于是,作为三个情同手足的好哥们儿,就有了后面的悲剧。

如果当时晏婴端出来的是金子等贵重的东西,那么,三人心里一定会掂量一下,同时把三个人的功劳都想一下。想一下以后,自然就知道谁的功劳最大谁的功劳最小。再加上三人都情同手足,肯定会谦让。这样的话,晏婴的计谋,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了。

(参考资料:《晏子春秋》《尚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