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中,奇谋妙计的故事,总是格外的能够抓人眼球,吸引注意力。
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果深究起来,却又绝不是喜闻乐见,往往隐藏着更深的,让人一言难尽的背景。
二桃*三士,这个故事,可谓人尽皆知。
其实我一直不赞成把这个故事,作为儿童读物推广。
因为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疑惑,
1,为了两个桃子,三位猛士为什么非死不可。
2,晏子为什么提前就料定他们会死。
3,晏子不是贤仁之人么,为什么会用这么险恶的计策。
春秋时期的社会,与我们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那是个熟人社会,早上发生的事,到了晚上,全城都会知道,几个月后,全国都会知道,一年后,天下皆知,越是有名望的家族,越是涉及到“荣辱”,越是这样。
其次,那个时代,个人永远依托家族,集体而存在。
打个比方,三国长坂坡,赵云自报家门,“常山赵子龙”,别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出自常山大族赵氏家族的,对你马上就高看一眼。
关羽自称“某”,“在下”,张飞自称“燕人”,别人一听,哦,是他,厉害是厉害,没什么家世背景。
三国这都到东汉末年了,在春秋时期,没什么家世背景的,想出头不说绝无可能,凤毛麟角是肯定的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家世,集体的荣辱于个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一个家族,集体若是因为丑闻,被整个阶层排斥,鄙视,那基本这个家族,集体相当于被开除出此一阶层了,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很多因小事受辱,一死以谢的故事。
受辱,对你个人可能是小事,对于你的家族,集体那就是天大的事。
你可以不在乎,但你的家族,集体因为受你牵累,为了维护声誉,那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甚至几十年后,都会有人因此而死。
个人的生死,相对整个家族,集体的荣辱,微不足道。
自*以谢,被默认为是可以洗清这荣辱的减分,甚至有可能成为家族,集体荣辱的加分项。
今天的日本社会,有很多这种荣辱观的残留,包括“切腹”等等一系列让我们无法理解的行为。
虽然说,到了春秋时期,荣辱观开始慢慢消减了影响力,然而具体到这个故事,却是成了这荣辱观的放大器。
二桃*三士,是在什么场合?
是齐国国宴,晏子就是要挑这种时候,众目睽睽之下,荣辱,成为三位猛士,无法回避,绕不过,躲不开的一个生死局。
晏子设局,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种拿别人视之为比生命更宝贵的荣辱作要挟,让人在无可奈何之下,满含内疚而死的行为,恐怕怎么看,都无法用喜闻乐见四字视之。
越是别人视若珍宝之物,你越是要把他打破,再狠狠地用脚底碾碎,这样的行为,只能用险恶,狠毒这样的字眼来形容。
进而,三位猛士,无论怎么讲,都是于国有功之人,就算有过错,要治他们死罪,又何必用这样的方法,让他们饱受羞辱而死呢。
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晏子!
事情没这么简单。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三位猛士的姓名,其他两位我们不是很清楚,田氏可是太有名了,后来取代姜氏,成功上位,据齐而有之的,就是这个家族。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战争的规模,烈度越来越大,新兴阶层不断崛起,对传统贵族阶层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封建体系逐步瓦解,新兴阶层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能力,对传统公侯势力形成巨大威胁。
晏子,作为传统贵族势力的一员,面对这样的局面,忧心忡忡。
*三士,不是*三个人而已,是对三个家族势力的打击,削弱。
进而,怎么*,就也是问题,当晏子提出这个问题时,齐景王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
这说明,同样的担忧,景王早已有之。
“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这三人,背后都有家族势力,除掉他们的举措,做的不好的话,会引起剧烈反应,何况他们本就勇力过人,风险其实相当不小。
晏子素有贤名,他作出的这一决定,看似与他一贯的声名不符,其实这是在种种条件限制之下,既能达成目的,又不会招致三个家族强烈反弹的举措。
就算之后三个家族心怀怨恨,也只会怨恨晏子,不会把矛盾引到齐景王身上,从而不会影响齐国的基本稳定。
那么,晏子有没有考虑过其他的应对新兴阶层威胁的办法呢?
毕竟,一味打击,削弱仍然会招致反弹。
晏子给出的办法是,在更低一点的层级中,提拔人员,形成力量,以对新兴阶层形成制衡。
比如,田氏旁系分支的庶子,田穰苴,就是一位,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司马穰苴”。
田穰苴这样,在家族中身份,地位卑微,不受重视,被提拔起来,只能更多的依赖公侯等传统贵族势力,如此就可以实质上的制衡新兴阶层。
当然,在田穰苴成为齐国“大司马”,被田氏家族重新接纳,正式成为家族重要成员时,他也就很快被贬官,清除了。
晏子的这一系列操作,可谓用心良苦。
然而,微操再强,终究扭转不了大势,在对外开拓,扩张遇到地缘瓶颈,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后,“田氏代齐”,仍然不可避免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