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11:42:45

在来到北京颐和园旅行之前,可以先来看看它的历史。在公元1750年,为了给母亲钮祜禄太后庆祝60大寿,乾隆皇帝决定在此修造园林。

他命人挖湖蓄水,并将新造出的大湖,命名为昆明湖,再将挖出的土方,堆在北侧的瓮山之上,并将其改名为万寿山。那才是,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

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1)

在1764年,整座园林正式完工,并被命名为清漪园。这座皇家园林手笔不凡,将庞大的真山真水,统统纳入园中。

后来在1860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又于光绪年间,由慈禧太后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

在之后的岁月里,颐和园又在历次战争中屡遭掠夺,饱受冲击。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到了全面的修缮。

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2)

这个工期说来可就长了,几乎是从新中国成立伊始,断断续续修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才算是初步竣工。

所以颐和园绝大多数建筑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始建于乾隆年间,焚毁于英法联军之手,于光绪年间由慈禧主持重建,并于新中国时期全面修缮

所以待会,我们讲到具体看点的时候,符合这个规律的古迹,我就不重复说了,只在不完全符合这个情况的前提下,会多提一嘴它的年份。

而我们今天的旅途,则是在此六条线路之外,于皇家御河游开始。因为早期乾隆,慈禧那些人,也是乘船进来的,这个水上游览路线,就是把他们走过的航线,挑出一部分作为游览路线。

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3)

也就是先到紫竹院公园,从紫御湾码头上船,票价我也拍下来了。但大壮发现团购可以半价,如果你也坐船过去,记得也提前找团购,省点钱。

下图中的白衣女生,就是同行的好朋友大壮。

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4)

下船之后,我发现水里刷新了一些游泳大爷,恍惚以为自己穿越回了天津狮子林桥。很快我们就到了南如意门,门口就可扫码购票,通票和门票的价格我拍下来了,供各位参考使用。下面,我们即将走进这六条线路,逛遍此间的全部古迹看点。

穿过南如意门的第一座桥,便是绣漪桥。此桥始建于1750年,因清代帝王来颐和园游玩时,常要乘船于此处经过,故将桥建为高拱形单孔桥,目的是为了方便过船。这个外形,也让很多人将其戏称为“罗锅桥”。

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5)

此桥是东堤和西堤的连接点,也是凭栏看景的好地方,正是一桥玉白跨两堤,山水葱翠入眼底。

跨过此桥,向西便是西堤。此堤始建于乾隆年间,它是杭州苏堤的复刻版,连两岸的柳树都复刻过来了。区别则在于,苏堤是为造福百姓而建,西堤则是为皇家享乐而建。

颐和园故事简短,颐和园四个亭子里故事典故(6)

现如今,昔日帝王东瞻西望的堤上,再不见龙车凤辇,只剩天南海北的游客,在旧日的堤上往来穿行,这才是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沿着西堤一路向北,首先看到的是柳桥,其名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柳桥晴有絮”。而此堤两岸,恰是垂柳依依,待春来飞絮时,就比现在更应景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