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教师队伍,我校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依托《县教师培训三年规划》,紧扣《教师发展三年规划》相关内容,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培养“四有”好老师的工作目标,抓实抓细教师培训工作,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优质特色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为本,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以实现教师全员发展为目标,以上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以线上培训和面对面培训相结合,以理论培训和技能训练相结合,针对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实际、教学实际、个人实际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以适应高效课堂改革和和课堂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通过理论学习,课堂观摩、技能训练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及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掌握现代教育思想与技术,更新教育观念,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富有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增强教师业务功底,达到“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要示范、老教师要与时俱进”的要求。
三、培训任务
(一)认真开展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
1、积极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培训活动。
结合课题研究,适时组织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工作,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论文书写、教学实践案例运用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教师由教学能手向教育教学名师方面转变。积极发动教师进行各种课题研究,对校内教师已立项课题的研究进行扶持和督导,并进行传帮带的教研帮扶工作。
2、加强培训,让老师们对于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学校已经对大多数班级的教学硬件进行了升级改造,高科技教学手段已经早就进入了课堂,部分教师对于新的技术,使用还不顺畅,有好多功能还没有开发利用,开学初信息中心对教师的掌握使用情况进行摸底。
根据教师实际,学校将联系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员等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上半年开展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网络双师课堂使用培训,下半年开展互联网 时代的课堂管理与授课技术实践让老师们通过培训进一步掌握新时期的多媒体技术及信息应用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加大扶持力度,有针对性的做好骨干教师、学科主任、学校干部等人员的培训工作。
努力搭建平台,扶持学校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工作。创设活动,努力发挥三名人选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上半年开展优化作业管理、落实减负提质培训,下半年开展教师对学生的分层培养的专题培训。开展全员教师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适应当前的教育诉求。
4、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根据县局的统一安排,配合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集中培养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集中培训教育活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结合各级各类教师师德方面的教育法规对教师重点进行加强师德教育培训,从而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根据当前形势,结合一岗双责的学校安排,对全体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积极参加上级部署的各种培训
1、推进教师参加高层次教师培训活动。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安排组织或推荐的各级各类面对面的教师培训活动,尽量做到,参与面广,针对性强,努力为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搭建平台,教师培训之后要有学习心得,并进行后续教师交流反馈活动,使外出参与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
2、保障教师参加省市县网络教研培训活动。
做好相关软硬件保障,组织教师按时参加省市县各级组织的网络教学培训,督促监督教师积极参加市县统一安排组织的的学期网络教研活动。网络研修结束后,备课组再围绕网络教研的主题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展开进一步的集体研讨,发挥网络教研的引领作用。
(三)努力做好学校的常规教研培训
1、认真做好学校的教学教研培训活动。
学期初,教务处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学期的教学教研总体规划,各学科教研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各学科的学期教学教研计划,每学科每周利用半天的时间进行日常学科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教学研讨中,一节课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心发言人进行备课展示,成员讨论交流,两节课进行课堂展示交流活动,同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这些集体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制定计划,确保班主任培训的顺利实施。
学期初学校政教处制定好学期的班主任培训计划,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会,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班级管理专题研讨等形式,有序的对所有班主任进行全方位的班级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班主任不但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者,更要成为学生人生走向的引领者。
3、分层次做好薄弱学科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学期初,教务处根据对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薄弱学科转岗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分层次进行培训,通过传帮带、青蓝工程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使薄弱学科教师迅速提升学科素养,使转岗教师和新教师迅速融入学科教学,从而尽快实现县局要求的“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骨干”的目标,帮助教师按“教学新秀-骨干-名师-专家”的教师队伍建设梯次实现个人专业发展。
四、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
1、成立学校教师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教师培训领导协调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处室、年级主任 各学科主任
2.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每项培训有专人负责并做到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列出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并做到及早公布。
3.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方案,自主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提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建立及时公开公示制度,学校每次组织校本培训结束后,尽快把参加人员名单及时公布,以保证计入教师教育学分公平无误。
5、加大扶持力度,保证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保证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至少5%用于教师培训经费,从而保证教师各种培训的顺利实施。